[发明专利]一种β-环糊精基质固相微萃取涂层及萃取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3049.X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邓莉;郝学财;邢海鹏;盛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D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糊精 基质 固相微 萃取 涂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痕量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食品、环境、生 物样品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痕量分析领域,特别是一种β-环糊精基质固相微萃 取涂层及萃取头。
背景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 术,它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组于1989年首次进行开发 研究,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技术几乎可以用于气体、液体、生物、固体等样品中各类挥发性或半挥 发性物质的分析。SPME的最大特点就是集取样、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因而操作 简便,并且不需溶剂,萃取速度快、操作成本低、不污染环境、便于实现自动化以及易 于与色谱、电泳等高效分离检测手段联用,因此,在化学、医药、食品、环境领域及药 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已商品化的萃取涂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7、30、100μm);聚丙烯酸酯(PA, 8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60、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羧 乙基(PDMS/CAR,75、85μm);二乙烯基苯/羧乙基(DVB/CAR,30、50μm);聚乙 二醇/二乙烯基苯(CW/DVB,65、70μm);聚乙二醇/模板树脂(CW/TPR,50μm); 二乙烯基苯/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30、50μm)。商品化的萃 取涂层种类有限,选择性较差,且价格昂贵,因而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许多 研究者致力于新型涂层材料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价格昂贵,应用范围窄的问题,提供一 种β-环糊精基质固相微萃取涂层及萃取头,该涂层利用β-环糊精结合聚二甲基硅氧烷作 为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从而扩大了涂层对被吸附物质极性的选择范围,特别适用于对 香气组成、环境水样中酚类等有机物以及果蔬中残留农药的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相微萃取涂层,该固相微萃取涂层包括相互结合的β-环糊精和聚二甲基硅氧 烷。
一种β-环糊精基质固相微萃取萃取头(下面简称萃取头),该萃取头由石英纤维和 其表面的固相微萃取涂层组成,其中固相微萃取涂层包括相互结合的β-环糊精和聚二甲 基硅氧烷。
优选地,固相微萃取涂层由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β-环糊精、含氢硅油、三 氟乙酸和原料X制备得到,所述原料X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的混 合物,或者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优选地,所述原料X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其中环 氧丙氧丙基三甲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0.5-5∶1。
上述萃取头中的石英纤维的长度为10-40mm,直径为0.05-2mm。
具体地,上述萃取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用二氯甲烷稀释溶解,加入β-环糊精、含氢硅油、 三氟乙酸及原料X,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溶胶,将处理过的石英纤维,置于溶胶中20-60min 后取出,室温下成胶10-24h,再进行升温老化程序,老化完成后置于索式提取器当中, 用二氯甲烷于30-60℃回流1-4h,制得固相微萃取萃取头,所述原料X为环氧丙氧丙基 三甲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或者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优选地,上述制备方法中,石英纤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长10-40mm,直径为0.05-2mm的石英纤维,利用二氯甲烷溶液浸泡处理,以 除去聚酰胺保护层,再用氟化氢浸蚀10-6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在120-150 ℃氮气流下烘干。
优选地,上述萃取头及其制备方法中,所用的物质的比例如下:
聚二甲基硅氧烷 1mg
β-环糊精 0.2-0.5mg
含氢硅油 0.16-0.5mg
三氟乙酸 0.14-0.5μl
原料X 0.16-0.5μl
所述原料X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或者是甲基三甲 氧基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改性Y分子筛的催化裂化催化剂
- 下一篇:聚四氟乙烯单聚合物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