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终端及无线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3239.1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敬亮;片山伦太郎;山本知史;上野幸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H04L1/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终端 无线通信 系统 | ||
1.一种基站,将互相独立地进行重发处理的多个下行数据包复用,并向同一终端重发,并且,向所述同一终端发送用于分别对重发的所述多个下行数据包进行解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基站在进程P1中,在子帧T1中,
将数据包A作为第1数据包通过第1层或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将数据包B作为第2数据包通过第2层或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
对下行控制信息分别设定:作为相应数据包所属的进程的识别序号的进程ID为P1,第1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适用于数据包A的解码处理信息,第2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适用于数据包B的解码处理信息,
在所述子帧T1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进行数据包A及B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的一个下行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所述基站在进程P2中,在与子帧T1不同的子帧T2中,
将数据包C作为第1数据包通过第1层或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将数据包D作为第2数据包通过第2层或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
对下行控制信息分别设定:进程ID为P2,第1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适用于数据包C的解码处理信息,第2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适用于数据包D的解码处理信息,
在所述子帧T2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进行数据包C及D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的一个下行控制信息,
在从所述终端接收到的ACK/NAK信息的内容为数据包A及B中某一方为NAK、数据包C及D中某一方为NAK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在子帧T3中,
向所述终端重发与NAK相对应的多个数据包,
选择在进程P1中的数据包的重发时使用的层或信道,将与该数据包对应的层序号或作为表示该包的发送是新发送还是重发的识别信息的包序号的NDI设定为重发,而且设定适用于要重发的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将另一方的层序号或包序号的NDI设定为新发送,而且设定解码处理信息和虚拟值,由此生成第1下行控制信息,
将未被选择为在进程P1中的数据包的重发用的层或信道,设为在进程P2中的数据包的重发时使用的层或信道,将与该数据包相对应的层序号或包序号的NDI设定为重发,而且设定适用于要重发的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将另一方的层序号或包序号的NDI设定为新发送,而且将解码处理信息设定为虚拟值,由此生成第2下行控制信息,
在所述子帧T3中,向所述终端重发包含进行各个重发的数据包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的、所述第1下行控制信息及所述第2下行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终端接收到的ACK/NAK信息的内容是数据包A及C为ACK、数据包B及D为NAK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在子帧T3中,
向所述终端重发数据包B及D,
对所述第1下行控制信息分别设定:进程ID为P1,第1数据包的NDI为新发送,第1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虚拟的值,第2数据包的NDI为重发,第2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适用于数据包B的解码处理信息,
对所述第2下行控制信息分别设定:进程ID为P2,第1数据包的NDI为新发送,第1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虚拟的值,第2数据包的NDI为重发,第2数据包的解码处理信息为适用于数据包D的解码处理信息,
在子帧T3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进行数据包B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的所述第1下行控制信息、和包含进行数据包D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的所述第2下行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两个以上的重发包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判定是否存在在前一次发送优先度为第1位的重发包时被复用的其他重发包,
在存在时,选择两个该重发包,
而在不存在时,判定是否存在在前一次发送优先度为第2位的重发包时被复用的其他重发包,
在存在时,只选择一个优先度为第1位的重发包,而在不存在时,选择优先度为第1位和第2位的重发包各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2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