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级单晶硅的生长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3433.X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柳祝平;黄小卫;张艳;裴广庆;王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C30B15/14;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 能级 单晶硅 生长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采用传统的提拉法生长太阳能级硅单晶的生长过程所用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金属,且所述的金属发热体的材质包括钨、钼或钽,或者为其中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包括由矩形板条和连接板条组成的圆筒以及电极,其中部分电极安装在与水冷电极相连的电极板上,另外的电极起支撑所述圆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的矩形板条为波状,其宽度为80~100mm,厚度为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的矩形板条宽度为80~90mm,厚度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的矩形板条之间的间距为5~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的矩形板条之间的间距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圆筒与坩埚之间的间隙一般为10~20mm。
8.一种太阳能级硅单晶的生长所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项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发热体。
9.一种太阳能级硅单晶的生长方法,采用传统的提拉法生长太阳能级硅单晶的生长,其特征在于,在硅单晶生长过程中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项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发热体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金属发热体加热的同时,炉膛内为真空状态、或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或充入H2还原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元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4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