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催化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3928.2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宏;孙学科;杜滨阳;魏人建;戚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4/34 | 分类号: | C08G64/34;C08G6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氰化物 催化剂 催化 制备 脂肪 聚碳酸酯 方法 | ||
1.一种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催化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高压反应釜内,以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为催化剂,催化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共聚反应温度为20-150℃,二氧化碳压力为0.5~10MPa,反应时间为1~48h,粗产物经纯化干燥后得到脂肪族聚碳酸酯;
其中,所述的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100kg环氧化物/g催化剂;所述的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式如式(1)所示:
M1a[M2(CN)bL1c]d(X)m(L2)n·xSu·yL3·zH2O (1)
式(1)中,
M1为二价金属离子,选自Zn2+、Co2+、Ni2+或Fe2+中的一种;
M2为不包含Fe2+和Fe3+的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选自Co3+、Ni2+、Cd2+、Cr3+或Mn3+中的一种;
L1为与M2配位的内界配体,选自以N、O、P和S为配位原子的单齿配体、以O、S、P或N为配位原子的双齿配体或卤阴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
X为阴离子,选自F-、Cl-、Br-、I-、OAc-、SO42-、NO3-、芳氧基负离子和有机羧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L2为与M1配位的含具有供电子性配位原子N、O、P和S的中性配体;
Su为IIA族和IIIA族金属元素的卤化物、IIA族和IIIA族金属元素的硫酸盐、IIA族和IIIA族金属元素的硝酸盐、卤化锂盐、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L3为水溶性的聚合物、在水与醇的混合溶液中自组装的聚合物、水与醚的混合溶液中自组装的聚合物、或者在水与醇和醚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自组装的聚合物;
a和d为正数,b为正整数,c为0、1或2,m和n为正数,x、y和z为零或正数,其中,a∶d=1~4,a∶n=0.00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中,L2为N-烷基咪唑、N-芳基咪唑、联吡啶、吡啶、脂肪族腈类、芳香族腈类、N,N’-二烷基酰胺、N,N’-二芳基酰胺、N-取代环酰胺、亚砜或砜类化合物、有机羧酸酯、酮类、环酮类、磷酸酯、全烷基取代三聚磷腈、全芳基取代三聚磷腈、碳酸酯、环内酯、硫醚、环碳酸酯或环醚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为纳米片状或球状,并且具有平均孔径小于100纳米的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0kg聚合物/g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化物为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C5-C20的α-氧化烯、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环氧丁烷、环氧异丁烷、氧化环己烯、氧化环戊烯、氧化环庚烯、氧化环辛烯、4-乙烯基氧化环己烯、氧化苯乙烯、烷基取代氧化苯乙烯或氧化柠檬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反应温度为30~120℃,二氧化碳压力为1.5~8.0MPa。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脂肪族聚碳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9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搅拌功能的电化学电解池
-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