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焚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4461.3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施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焚化炉 | ||
1.一种蓄热式焚化炉,包括第一、二蓄热床(101、102),该第一、二蓄热床(101、102)可选择性通断连接,第一、二蓄热床(101、102)内部分别充填设有若干个蓄热板,该第一、二蓄热床(101、102)间设有一燃烧器(11),燃烧器(11)内设有燃烧气体;还设有一循环燃烧管路(20),该循环燃烧管路(20)两端分别连通于燃烧器(11)的进、出口端,燃烧器(11)内的燃烧气体于循环燃烧管路(20)中循环流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气流分配室(30),该气流分配室(30)设有一进口端(31)及第一、二出口端(321、322),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该第一、二出口端(321、322)位于该气流分配室(30)底部且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二蓄热床(101、102)相连通,又气流分配室(30)的第一、二出口端(321、322)上分设有一活动阀门,该两个活动阀门可相互切换选择第一、二出口端(321、322)的启闭;又气流分配室(30)与循环燃烧管路(20)间设有至少一道气流通道(35),该气流通道(35)内设有一通道开关(351),该通道开关(351)可控制气流通道(35)的通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活动阀门可相互切换选择第一、二出口端(321、322)的启闭的结构为:所述气流分配室(30)第一、二出口端(321、322)的活动阀门分别为第一、二气缸(341、342),该第一、二气缸(341、342)的活塞杆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二挡板(343、344),该第一、二挡板(343、344)可分别封闭气流分配室(30)的第一、二出口端(321、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气流分配室(30)其底部上分别设有一层内隔板(33A)和一层外隔板(33B),且该内、外隔板(33A、33B)上分别形成有两个第一、二穿孔(331、332),该内、外隔板(33A、33B)上的第一、二穿孔(331、332)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气缸活塞杆上挡板位于气流分配室(30)的内、外隔板(33A、33B)之间,该挡板对应于内、外隔板(33A、33B)上的第一、二穿孔(331、332),且挡板的外径大于内、外隔板(33A、33B)上的第一、二穿孔(331、332)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第一、二蓄热床(101、102)可选择性通断连接的结构为:第一、二蓄热床(101、102)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该通道内设有一控制阀,该控制阀可控制通道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燃烧管路(20)内设有一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燃烧管路(20)内设有一热交换器(21),该热交换器(21)两端分别设有一进油口(211)和一出油(2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通道开关(351)可控制气流通道(35)的通闭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开关(351)呈圆片状,该通道开关(351)外径与气流通道(35)内径大小一致,该通道开关(351)枢接于气流通道(3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蓄热床(101、102)内部的蓄热板为陶瓷蓄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其特征是:气流分配室(30)与循环燃烧管路(20)间设有两道气流通道(35),每道气流通道(35)内均设有一通道开关(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4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无线资源控制连线重设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飞机整流罩的一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