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4572.4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嵇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坛嘉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 | 分类号: | F1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导出 | ||
技术领域:
现用液压系统中普遍存在一个对系统特别是高性能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极为有害的问题:液压系统中工作过的污染油不能全部回油箱,或者说进入执行机构的油液不是净化后的新油。本发明由3对、6个阀组成特殊回路。将其接入液压系统,可构成回油直接通路,将回油直接导入油箱,确保液压系统中工作油液的高清洁度,以提高设备工作性能。也可用于重要元件及其系统的循环清洗,保证清洗液高清洁度。
构成循环旁路,对应用中的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对系统中的油液进行过滤。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的维护、维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背景技术:
例如高炉泥炮液压系统中,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安装位置高于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与液压控制元件(液压阀)。执行元件与液压泵、液压阀之间的管路形成一段过大的容腔,见图5。这部分容腔中贮存的油液在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中始终不能流回油箱,得不到清洁过滤。如果混入的空气的这部份污染油液不能有效排除,还会引起液压执行缸异常抖动,造成设备故障。类似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有高精度要求的液压系统中。
本发明可以引导工作容腔中的油液在系统之外直接流回油箱,将清洁油液注入工作容腔。保证液压系统工作的高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图中件号2、3、9、10、12、13是6个阀芯,其中2与3、9与10、12与13各为一对,成对的阀芯工作方式及作用相同,只因进油口切换而互换进、出油方向;即从回路及功能上看,本器件是左右对称的。
阀芯端部与阀座(7)形成阀口,阀芯可在弹簧(11)作用下压向阀座关闭阀口也可在油压力或活塞(5、8、14、15)的推力作用下打开阀口。各阀芯与弹簧力相对的油腔称为阀芯的前腔(b),由此通过阀口后的油腔称为阀芯的后腔(a),活塞的无杆腔为活塞的控制油腔(c)。
在阀体1(1)、阀体4(4)上打孔,使阀芯2的前腔与活塞5的控制腔相通;阀芯3的前腔与活塞15的控制腔相通,见图2Ⅱ-Ⅱ剖视图。阀芯13的后腔与活塞8的控制腔相通;阀芯9的后腔与活塞14的控制腔相通,见图2Ⅲ-Ⅲ剖视图。阀芯2前腔、阀芯13后腔、阀芯12后腔相通,见图3Ⅳ-Ⅳ剖视图,对称地,阀芯3前腔、阀芯9后腔、阀芯10后腔相通。阀体1、阀体4上开有5个油口,A口、B口、p1口、p2口、T口;A口、B口分别与阀芯2、阀芯3的后腔相通,p1口、p2口分别与阀芯12、阀芯10的前腔相通,见图1Ⅰ-Ⅰ剖视图;T口与阀芯13、阀芯9的前腔相通,见图4Ⅴ-Ⅴ剖视图。
如果p1口接高压,T口接油箱,A口、B口分别接执行元件工作油口,则在油压力作用下,阀芯12(阀口)开启、阀芯13(阀口)关闭,阀芯2(阀口)开启;同时活塞5、活塞8开启阀芯3(阀口)、阀芯9(阀口)。形成油路为:p1口-阀芯12(阀口)-阀芯2(阀口)-A口-执行元件(进油腔);执行元件(回油腔)-阀芯3(阀口)-阀芯9(阀口)-T口-油箱。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一个容腔中贮存的油液通过本发明被引回油箱。如果切换为p2口接高压,得到一个对称的工作状态,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另一个容腔中贮存的油液被引回油箱。
本发明中阀体由阀体1与阀体2组合而成是开设因为内部通孔的工艺要求。阀体1与阀体2由公知的机械连接方法连接,孔的连接处由公知“O”型密封圈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主视、Ⅰ-Ⅰ剖视图)及俯视图
1、阀体1 2、阀芯2 3、阀芯3 4、阀体4 5、活塞5 6、弹簧7、阀座 8、活塞8 9、阀芯9 10、阀芯10 11、弹簧 12、阀芯1213、阀芯13 14、活塞14 15、活塞15
a、阀芯的后腔 b、阀芯的前腔 c活塞的控制油腔
图2是图1中的Ⅱ-Ⅱ剖视图和Ⅲ-Ⅲ剖视图,表达阀芯2的前腔与活塞5的控制腔、阀芯3的前腔与活塞15控制腔的连通关系;以及阀芯13后腔与活塞8控制腔;阀芯9后腔与活塞14控制腔的连通关系。
图3是图1中的Ⅳ-Ⅳ剖视图,表达阀芯2前腔、阀芯13后腔、阀芯12后腔连通关系。
图4是图1中的Ⅴ-Ⅴ剖视图,表达T口与与阀芯13、阀芯9前腔连通关系。
图5是液压系统贮油容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可由图5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坛嘉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坛嘉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