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二氢-4(1H)-喹唑酮衍生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4655.3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广新;沈竞康;陈茜;刘学军;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9/04 | 分类号: | C07D409/04;A61K31/517;A61P35/00;A61P9/10;A61P29/00;A61P19/04;A61P37/06;A61P27/06;A61P27/02;A61P11/02;A61P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喹唑酮 衍生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的涉及一种2,3-二氢-4(1H)-喹唑酮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及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床中产生新生血管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血管生成被严格控制于某些短暂的、特定的生理过程,如:生殖过程、发育过程及伤口愈合过程等。而持续的血管生成是某些病变的表现,如:肿瘤组织的恶性增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研究表明,肿瘤是一种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原发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都需要新血管的生成。新生血管为肿瘤细胞提供充分的氧气和营养,其内皮细胞表达多种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增殖。由于肿瘤细胞缺乏周细胞,基底膜不完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并在机体的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和诱导血管形成,导致肿瘤转移。一般认为,血管较丰富的肿瘤容易发生转移,而且临床预后较差。因此研究者希望通过抑制新血管的生成来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其持续的生长和扩散。因此,血管生成抑制剂已经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也发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对直径小于1mm的肿瘤疗效不佳,通常需要联合使用细胞毒药物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因此,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2,3-二氢-4(1H)-喹唑酮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及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和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需要抑制血管生成和/或发挥细胞毒作用的疾病。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艰苦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类新的2,3-二氢-4(1H)-喹唑酮衍生物,其特征是含有2位五元杂环或苯并五元杂环取代,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取代的2,3-二氢-4(1H)-喹唑酮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其中:
R1为一到四个取代基,每个可独立地选自卤素、NO2、氰基、H、C1~C6链烃基、C1~C6卤代链烃基、C3~C8环烃基、C3~C8杂环烃基、C1~C6脂肪酰基、C6~C12芳基、C4~C12杂芳基、C4~C10环烃基烷基、C4~C10杂环烃基烷基、C7~C14芳烷基或C7~C14杂芳烷基、NR7R8、NR9C(O)R10、OC(O)R11、OC(O)NR12R13、C(O)OR14、C(O)NR15R16、S(O)R17、S(O)NR18R19、S(O)2NR20R21、OR22或SR23;
Cy为取代的五元环A或B:
其中,Z选自S,O或NR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娱乐系统控制装置
- 下一篇:厨房用品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