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的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5653.6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海 |
主分类号: | B21B1/08 | 分类号: | B21B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折弯 型上模 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型钢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俗称刀片),C型上模的加工方法是由生产厂家直接从市场采购符合加工要求的扁钢进行开料、锻打,然后再进入多种环节的金属机加工,最终制成产品成品。该方法生产的产品,其缺点是原料损耗大,加工工序多,生产效率低,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一次轧制成型的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的轧制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的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落料:根据扁钢原料的长度以及加热炉的炉膛长度,将生产C型上模的原材料按照设定的尺寸分断落料;
b.加热:将分断后的原料推入加热炉内加热3~4小时,炉温控制在1150~1200℃,形成坯料;
c.轧制:将加热后的坯料出炉后送入不同孔型的轧机机组;轧制时,先进入K6孔型的轧机,再依次进入K5孔型的轧机、K4孔型的轧机、K3孔型的轧机、K2孔型的轧机,最后进入K1孔型的轧机,在机组上经过所述6道轧制后,形成C型上模成品。
在所述轧制步骤后,还进行以下步骤:
d.冷却校准:将轧制后的成品到冷床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250℃时到校直机对产品进行校直处理;
e.包装:对冷却后的产品,根据用户的不同尺寸要求,整理后打包出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轧制方法生产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大大节约了原材料消耗,减少了切削工时,实现了节材降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轧机孔型K1孔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轧机孔型K2孔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轧机孔型K3孔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轧机孔型K4孔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轧机孔型K5孔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轧机孔型K6孔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C型上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7所示,是一种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的截面示意图,该C型上模采用定尺6米的扁钢原料,扁钢的材料为60~80号钢。C型上模具体形状为:在矩形基体1的一个长边上具有梯形凸起2,矩形基体1的一端具有斜条状凸起3,且梯形凸起2与斜条状凸起3均位于矩形基体1的同一侧,并在梯形凸起2与斜条状凸起3之间形成一个大致成C型的凹槽4,因此在行业中称之为C型上模。其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落料:扁钢原料的长度为6米,连续式燃气加热炉的炉膛长度为2米,故首先应将生产C型上模的原材料进行定尺分断落料;
b.加热:将落好的原材料推入连续式燃气加热炉内进行高温加热3~4小时,炉温控制在1150~1200℃;
c.轧制:将加热后的坯料出炉后送入550轧机机组粗轧,经过8个道次后形成截面可以进入K6孔型的粗轧产品;再将粗轧产品送入450轧机机组精轧,按设计的从如图6~图1所示的K6孔型至K1孔型的轧机孔型系统,在450轧机机组上轧制6道后,形成C型上模成品。
其中,图6所示K6孔型、图5所示K5孔型及图4所示K4孔型属过渡孔;图3所示K3孔型、图2所示K2孔型及图1所示K1孔型属精轧孔;
d.冷却校准:将轧制后的成品到步进式冷床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250℃时到550校直机对产品进行校直处理;
e.包装:对冷却后的产品,根据用户的不同尺寸要求,整理后打包出厂。
通过本发明轧制方法生产的用于折弯机的C型上模,与老工艺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高度一致,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社会的效益。
本发明中的连续式燃气加热炉、550轧机机组、450轧机机组、步进式冷床及550校直机均为市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海,未经吴文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5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膜机
- 下一篇:一种900MPa级屈服强度调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