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郁积性皮炎的外用蜈鱼倍子粉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56817.7 申请日: 2010-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1919931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2
发明(设计)人: 邱建华;迟玉丽;迟英新;周桐宇 申请(专利权)人: 邱建华
主分类号: A61K36/78 分类号: A61K36/78;A61K9/14;A61P17/00;A61P9/14;A61K33/06;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400 山东省文***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郁积 性皮炎 外用 蜈鱼倍子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郁积性皮炎的外用蜈鱼倍子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郁积性皮炎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静脉曲张综合症中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可呈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复发性,可伴有溃疡本病发病主要由于静脉曲张后静脉压增高,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漏出后形成管周纤维蛋白鞘,阻碍了氧气弥散和营养物质的输送,造成局部失营养改变,皮肤移行至组织中的白细胞还可释放蛋白水解酶造成皮肤炎症。该病临床表现多累及下肢静脉高压者,特别是已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者。发病可急可缓,急性者多由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引起,多累及中老年女性,表现为下肢迅速肿胀、潮炎、发热,浅静脉曲张并出现湿疹样皮损,发病缓慢者开始表现为小腿下1/3轻度水肿,胫前及两踝附近出现暗褐色色素沉着及斑疹(含铁血黄色沉积)。继发湿疹样改变可出现急性(如水泡、渗液、糜烂及结痂)或慢性皮损(如干燥、脱屑、苔藓样变)。由于内踝等处皮下组织较薄,病程较长者可因外伤或感染而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或精神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郁积性皮炎的外用蜈鱼倍子粉,成本低,治疗郁积性皮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适用于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复发性郁积性皮炎。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郁积性皮炎的外用蜈鱼倍子粉,采用蜈蚣,鱼腥草,五倍子,苍耳子,蛇床子,苦参,白巩,木鳖子仁为原料,原料混合后烘干碾成细粉末,过100目筛制得药粉,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蜈蚣2~5、鱼腥草2~5、五倍子6~9、苍耳子17~20、蛇床子25~28、苦参30~33、白巩3~5、木鳖子仁2~3。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郁积性皮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适用于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复发性郁积性皮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蜈蚣,鱼腥草,苦参,蛇床子,苍耳子,五倍子,白巩,木鳖子仁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服药为蜈蚣4,鱼腥草4,苦参31,蛇床子27,苍耳子19,五倍子9,白巩4,木鳖子仁2。取上述8味原料总重量为128克,将上述8味中草药烘干后碾成细粉末,过100目筛搅拌均匀,装入保鲜袋内扎紧袋口,再放入容器内,盖紧盖子。慢性湿疹部位湿热敷后,再根据皮炎皮肤部位大小不同,取蜈鱼倍子粉10~25克左右,用麻油调和成稀膏,然后将药膏均匀地涂抹患处,一般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上盖无毒保鲜膜,用敷贴固定。每日换药两次,7~10日为一疗程。

本发明主药蜈蚣性味辛、湿、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渴,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毒蛇咬伤。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用于肺痈吐脓,喘咳,热痢,痈肿疮毒。苦参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能,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痛,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疱,皮肤瘙痒,疹癣麻风,外置滴虫性阴道炎。蛇床子性味咸、甘、平,归肝经。具有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的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疹肿,皮肤瘙痒。苍耳子性味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能,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木鳖子仁性味苦,微甘,凉,有毒,归肝、脾、胃经。具有散洁消肿,攻毒疗疮的功能,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痔漏,干癣,秃疮。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痛肿疮毒,皮肤湿烂。白巩性味酸、涩、寒。外用用于治疗湿疹,疹癣,耳亭耳流脓,桔巩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等。蜈鱼倍子粉巧妙组方,药物间作用相须,药物作用功能相同或近似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药物间作用相影响,提高主药功效;药物间作用相畏,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药物功效为急慢性湿疹之特效。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建华,未经邱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6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