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8167.X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尚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P31/14;A61P31/20;A61P7/10;A61K35/37;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034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及酒精肝或其它原因引发的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肝病是极为常见的疾病,而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对于乙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姻、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和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由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常见,其中主要是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
酒精肝,全称为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轻度全身不适、倦怠、易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如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病情将继续恶化加重,逐渐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发生肝硬化。
目前对于肝病来说,均有一些治疗性中药。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287858A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大枣、荞麦与其他中药的组合来治疗肝病。中国专利申请CN1294980C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通过柴胡、荛花与其他中药组合来治疗肝病。再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1606984A也公开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通过当归、川芎与其他中药组合来治疗肝病。
但是,现有技术的中药在治疗的特异性和药物的多样性上还远远不能满足肝病,特别是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或者酒精肝患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及酒精肝或其它原因引发的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当归、炒白术、炒鸡内金、茯苓、猪苓、麦冬、沙参、砂仁、蒲公英、醋炙鳖甲,各5-8重量份;
泽兰、郁金、女贞子、旱连草、仙鶴草,各3-6重量份;
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牡丹皮、黄芪、赤芍、熟大黄(蒸制)、青皮、黄精、葛根、大腹皮、炒白芍、炙甘草、北五味子,各1-3重量份;和
红花、丹参、肉桂、白茅根,各0.5-2重量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利水、软坚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及酒精肝或其它原因引发的肝硬化腹水。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成各种类型的药物制剂,例如制成口服液、胶囊或片剂,优选但不限于胶囊。为了制备这些制剂,可以按照需要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加入常规的可药用辅料,对于辅料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剂型的要求来进行,例如制备口服液时,在本发明组合物中可加入甜味剂、调味剂以及防腐剂。制备片剂时可加入粘合剂、崩解剂等。对于辅料的具体选择,本发明没用特定的限制。
本发明也涉及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各原料粉碎成粉末后混合,或者将各中药原料进行提取,如水煎提取。如果需要,然后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制成所需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于各型病毒性肝炎及酒精肝或其它原因引发的肝硬化腹水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熟地黄、山茱萸等补肾的药物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物质是T细胞和B细胞,而这种细胞均来源于骨髓的多型干细胞。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可见免疫活性细胞的产生与中医的肾有密切关系。
2、通过黄芪、当归、赤芍等补气、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使微循环障碍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血的运行靠气的推动”。有人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皮肤微区血流状态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各型肝炎患者均降低,且伴有血管运动度数目的减少,证明了皮肤微循环障碍在各型肝炎的客观存在。
3、通过炒白术、鸡内金等补脾的药物可阻断各种肝病及肝硬化的发展进程。
《金匮要略》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病中晚期,肝硬化病人首先是脾大。中医讲脾虚。见肝之病应该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尚瑞,未经王尚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8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盘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载重型电动车的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