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8823.6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林;赵军平;裴超;薛龙;李玉珊;丁杰;邓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1/44 | 分类号: | G01F1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计量领域,涉及一种流量仪表,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计。
背景技术
流量仪表是过程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中的大类仪表之一,它被广泛适用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工、石油、交通、建筑、轻纺、食品、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发展工农业生产,节约能源,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流量计是用以测量管路中流体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体体积)的仪表,流量计发展到今天虽然已日趋成熟,种类繁多,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测量误差大,不能实现精确控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或振动,大大降低了流量计的使用寿命,在流量计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精确、过程可控以及使用方便的流量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流量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流量计包括换向阀、缸体以及管路组;所述换向阀通过管路组和缸体相贯通。
上述换向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并行贯通设置在阀体内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及阀芯单元;所述阀芯单元设置在进液口、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出液口之间;所述出液口通过阀芯单元和第一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通过阀芯单元与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两端和第二通孔两端分别通过管路组和缸体相贯通,所述阀芯单元包括换向阀芯以及用于将换向阀芯扭动的扭动单元。
上述换向阀芯呈沙漏型,所述换向阀芯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换向阀芯上半部分一侧设置有和第二通孔连通的上开口,所述换向阀芯下半部分相对一侧设置有和第一通孔连通的下开口。
上述换向阀芯包括上挡板以及与上当板相连的下挡板;所述上挡板挡接于第二通孔的一侧和进液口的连通口;所述下挡板挡接于第一通孔的另一侧和出液口的连通口。
上述扭动单元是电磁扭动单元,所述电磁扭动单元包括永磁体以及电磁线包;所述永磁体通过花键机构和换向阀芯相连;所述电磁线包环绕设置于永磁体外部。
上述缸体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内部的活塞以及设置于本体一端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设置于本体另一端的第二进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以及第二出口通过管路组与第一通孔两端和第二通孔两端相连通。
上述管路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所述第二通孔一端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另一端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一端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出口连通。
上述缸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本体两端的两个位置传感器。
上述缸体还包括环绕设置在本体上的缸体电磁线包;所述活塞是永磁体活塞,
上述缸体还包括设置于本体上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本体底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测量精确。本发明所提供的流量计一改传统的单管流量计或双管流量计结构,采用换向阀与电磁缸体密切配合,由于电磁恒压缸体的内部体积是固定的,在液体注入换向阀后,经由外部管路直接注入电磁恒压缸体内部,在电磁恒压缸体注满液体后,经由外部管路再次进入换向阀,最终由换向阀的出口将液体排出,统计电磁恒压缸体内满缸体的次数,便可精确得到液体的流量;如果灌入液体并非满缸体,则可利用缸体底部所带的称重传感器进行实时测量,得到所灌注液体的精确重量,不管是否满缸,本发明经过独特的方式都可实现对所灌注液体的精确计量。
2、过程可控,使用方便。本发明所提供的流量计中所使用的阀体换向阀,其内部设置有永磁体以及电磁线包,在给本发明通电后,由于电磁线包和永磁体的作用,永磁体直接带动换向阀芯进行换向,使得注入换向阀的液体可经过换向阀内不同的出口注入电磁恒压缸体中,同时由于电磁恒压缸体所带的位置传感器的作用,在电磁恒压缸体中活塞触及位置传感器时,位置传感器也可使换向阀芯进行换向,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注入换向阀以及电磁恒压缸体内的液体的多少进行控制,同时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D-D面剖视图;
图5是图3的E-E面剖视图;
图6是图3的F-F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恒压缸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8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