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9336.1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波;刘峰;贺志超;程淑娟;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00 | 分类号: | E21C25/00;E21C25/66;E21C25/68;E21C31/00;E21C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鹏;逯长明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掘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矿山及工程隧道开采过程中,岩石平巷的掘进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掘进方法以钻爆法为主。在大断面岩巷施工时,有着凿岩台车与侧卸式装岩机这套高效的组合;然而在相对较小的断面巷道中,却一直没有合适的炮掘机械设备。现小断面岩巷的掘进主要采用耙斗式、蟹爪式、或挖斗式装岩机进行装运作业,配备手持式风钻打孔,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巷道的掘进速度。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适用于小断面巷道并集钻孔、装运等功能于一体的钻装机,以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钻装机的扒装机部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钻装机的俯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钻装机的钻机部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钻装机包括扒装机部2′、钻机部3′和机架1′,扒装机部2′铰接于机架1′的前上端部,同时机架1′的前下端部铰接有铲板部4′,机架的两侧设有履带行走部5′;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3,机架1′上设有导轨6′,导轨6′上设有回转柱7′,钻机部3′便与该回转柱7′铰接,并且钻机部3′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扒装机部2′的左右两侧。
如图3所示,钻机部3′作业时,扒装机部2′收缩于铲板部4′的上方,扒装机部2′左右两侧的钻机部2′沿着导轨6′推进至设备前端进行打孔作业;如图1和图2所示,扒装机部2′作业时,扒装机部2′左右两侧的钻机部3′沿着导轨6′退回至大体机架1′中部的左右两侧,扒装机部2′在相关油缸的作用下,将物料扒至铲板部4′中。
上文所述钻装机虽然钻孔、装运于一体,能够显著提高巷道掘进速度,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在两个钻机部3′工作时,扒装机部2′收缩于机架1′的前端部,并仍然位于两个钻机部3′的中间,因而易于与钻机部3′发生干涉;尤其是在钻机部3′钻高度较低的孔时,更易于与扒装机部2′发生干涉,从而显著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
第二,该钻装机设有两个钻机部3′,且该两个钻机部3′分别位于扒装机部2′的左右两侧,因而导致该钻装机的整体尺寸较大,占据很大空间,因而并不适用于在小断面巷道中应用。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的钻装机进行改进,从而防止钻机部和扒装机部发生干涉,并且使得钻装机整体结构小型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钻装机,该种钻装机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防止钻机部和扒装机部发生干涉,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钻装机整体结构小型化,从而适用于小断面巷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钻装机,包括机架、扒装机部和钻机部,且所述机架支撑所述扒装机部和所述钻机部;所述机架进一步连接有可绕其自身回转中心发生双向旋转的回转台,所述扒装机部和所述钻机部均与所述回转台铰接;所述扒装机部和所述钻机部二者中,一者铰接于所述回转台与所述钻装机工作位置相对应的前端部,另一者铰接于所述回转台的侧端部。
优选地,所述扒装机部铰接于所述回转台与所述钻装机工作位置相对应的前端部,所述钻机部铰接于所述回转台的侧端部。
优选地,所述回转台的侧端部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配合有第一滑台,所述钻机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上进一步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台连接的推进装置,且所述推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滑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推进装置为直线油缸,所述直线油缸一端与第一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转台的前端部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配合有第二滑台,所述扒装机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台上。
优选地,所述钻装机进一步包括驱动所述回转台发生旋转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设于所述回转台上的齿轮齿条摆动油缸。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钻装机的机架进一步连接有可绕其自身回转中心发生双向旋转的回转台,所述扒装机部和所述钻机部均与所述回转台铰接;所述扒装机部和所述钻机部二者中,一者铰接于所述回转台与所述钻装机工作位置相对应的前端部,另一者铰接于所述回转台的侧端部。比如,所述扒装机部可以铰接于所述回转台与所述钻装机工作位置相对应的前端部,所述钻机部可以铰接于所述回转台的侧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9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热风炉安全性的DCS控制方法
- 下一篇:商用灶节能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