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症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0218.2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谭珍;邬威尧;江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9/70;A61P29/00;A61K35/64;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风寒 痹阻症 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症的药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药剂是由下述原料药材的醇提取物与药剂学能接受的基质材料制成的巴布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为:丁公藤10000±500.0份、桂枝300±15.0份、麻黄375.2±18.5份、羌活30±1.5份、当归30±1.5份、川芎30±1.5份、白芷30±1.5份、补骨脂30±1.5份、乳香30±1.5份、猪芽皂30±1.5份、陈皮132.4±6.6份、苍术30±1.5份、厚朴30±1.5份、香附30±1.5份、木香30±1.5份、枳壳200±10.0份、白术30±1.5份、山药30±1.5份、黄精80±4.0份、菟丝30±1.5份、小茴香30±1.5份、苦杏仁30±1.5份、泽泻30±1.5份、五灵脂30±1.5份、蚕沙64.8±3.2份、牡丹皮30±1.5份、没药3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症的药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药材重量份为:丁公藤10000份、桂枝300份、麻黄375.2份、羌活30份、当归30份、川芎30份、白芷30份、补骨脂30份、乳香30份、猪芽皂30份、陈皮132.4份、苍术30份、厚朴30份、香附30份、木香30份、枳壳200份、白术30份、山药30份、黄精80份、菟丝30份、小茴香30份、苦杏仁30份、泽泻30份、五灵脂30份、蚕沙64.8份、牡丹皮30份、没药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症的药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提取物干膏粉与基质材料的重量比约为1∶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症的药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基质材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聚丙烯酸钠570~630份、甘羟铝21.5~23.5份、1,2-丙二醇105~120份、0.3%酒石酸水溶液4630~5120份、甘油2135~2350份、氮酮210~240份。
5.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症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和(2)巴布剂的制备,其中(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丁公藤用水闷润后与当归、川芎、补骨脂、陈皮、苍术、厚朴、香附、枳壳、白术、山药、黄精、菟丝、苦杏仁、泽泻、五灵脂、蚕沙、牡丹皮混匀,蒸1.5~3小时,将药材取出再与乳香、五灵脂、木香、没药、麻黄、桂枝、白芷、小茴香、羌活、猪牙皂混合用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4小时,合并三次醇提取液,浓缩、干燥成干膏粉,备用;(2)巴布剂的制备,将聚丙烯酸钠,甘羟铝和甘油混匀,加入氮酮和丙二醇,搅拌均匀,加入干膏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酒石酸水溶液再搅拌均匀即可,然后进行涂铺,覆盖上保护膜,切片,包装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丁公藤闷润时的加水量为0.5~0.8倍药材量,闷润时间为3~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醇提时采用40~60%乙醇,加入量为8~12倍药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02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钢结构制作仿真测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带有辅助测块的孔位置度综合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