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胺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0674.7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1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文;郭添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启文;郭添财 |
主分类号: | B29C70/28 | 分类号: | B29C70/28;B29C70/5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吴小瑛;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胺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胺酯(P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指一种不仅可避免表面细孔的产生,还具有高强度的聚胺酯(P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胺酯(PU)主要是由二异氰酸酯(Diisocyanates)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得,其应用层面相当广泛,如涂料、汽车配件、合成皮和家具等,更因PU制品的隔热隔音效果良好,而应用于建筑隔音板和冷冻工业。经发泡处理的PU则常应用于坐垫、屋顶隔热板、隔间墙和门板等。
一般坐垫的制作,是在模具内铺设一聚氯乙烯(PVC)皮革,并以真空泵使该PVC皮革紧贴模具内表面,接着在模具内灌注发泡PU以制备坐垫,然而,该坐垫为符合弹性及舒适性,此类产品不具备良好的刚性及强度。
适合作为门板等硬质产品的发泡PU复合材料,主要是在发泡PU中设置强化材料以提高产品强度。如图4所示的公知PU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的示意图,主要是在模具40内先放置强化材料45如木块,接着在该模具40内灌注发泡PU47,以制得PU复合材料。然而,为提升产品的强度,此种PU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使用高发泡密度的硬质PU,这样制得的PU复合材料表面会产生细孔48如针孔或气泡孔或缺料,需要人工加以修补,因而无法提高生产速度,且即便后续进行补土或粉饰等加工处理,仍难以达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P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既能避免表面细孔的产生,减少后续加工处理,又能维持产品强度及提高生产速度,实为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胺酯(P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模具;于该模具的模腔内形成皮层,其中,该皮层的硬度为shore D 40至70;以及,于该具有皮层的模腔内,形成包覆有植入物的发泡体,其中,该发泡体是发泡PU,且该皮层的硬度大于该发泡体。
在前述制备方法中,该包覆有植入物的发泡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于该具有皮层的模具内设置植入物,以及填充发泡PU;或者,可先混合该植入物和制备PU的反应物;以及于该具有皮层的模腔内形成发泡PU。如果预先混合植入物和发泡PU,则通常该植入物是粉体或颗粒。
此外,在前述制备方法中,可以喷涂或灌注方式形成0.05至10mm的皮层。
根据前述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揭示一种PU复合材料,其包括:植入物;包覆该植入物的发泡体,其中,该发泡体是发泡PU;以及形成于该发泡体表面(发泡体的至少一表面)上的皮层,其中,该皮层的硬度为shore D 40至70,且该皮层的硬度大于该发泡体。
该PU复合材料中,该植入物是块体、片体、粉体或颗粒。由于本发明的PU复合材料具有皮层及发泡体,因此,可将作为发泡体的发泡PU的密度降低至0.05至0.9g/cm3。
通常,该发泡体的硬度为shore A 70至95。此外,该皮层选自PU、聚脲或二者。在前述PU复合材料中,该皮层除了可仅形成于发泡体一侧表面上外,该皮层可形成于该发泡体的两相对表面上,或者该皮层包覆该发泡体所有表面。
因此,本发明P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先在模具内形成质地较硬的皮层,而使用如PU或聚脲材质作为皮层不仅可轻易制作出极真仿木质地,后续形成的发泡体,也可采用密度较低的发泡PU,而不会降低最终产品的强度,再搭配植入物的置入,可维持甚至提高PU复合材料的强度。此外,先在模具内形成皮层,更可避免产品表面产生细孔或裂痕,无须进行补土及磨平或粉饰等事倍功半的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A至1C是本发明P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1B’是图1B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PU复合材料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PU复合材料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公知PU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启文;郭添财,未经李启文;郭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0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