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阴极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1106.9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超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19/02;F21V7/22;H01J61/30;H05B41/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用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冷阴极台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台灯使用的灯管主要为紧凑型荧光灯管,采用钨丝作为电极,存在以下缺点:
1、启动时需要对灯丝进行预热启动,启动速度慢,且有频闪;
2、工作过程中钨丝一直处于高温状态,易挥发损耗,出现灯管黑头;若频繁开关则
会加快灯管损耗,严重缩短了灯管的使用寿命;
3、灯管直径较大,一般采用T5/T4灯管,涂粉面积大,而且生产厂家出于成本上的考虑,灯管管壁大多涂覆低成本的卤素荧光粉,光衰快。点灯2000小时后亮度明显降低,发光效率低,一般仅能达到45lm/W,显色性差,显色指数达不到标称所述的80Ra;
4、灯管内水银(汞)含量较高,达到10mg左右,对环境造成污染;
5、不能具备调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阴极台灯,光线稳定,耐频繁开关、显色性好,无频闪、闪烁现象,能有效保护视力,有效提高了光效,使用寿命长,且有利于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阴极台灯,包括灯头、灯座、开关和电源线,灯座上设有转动装置,灯头通过转动装置与灯座相连,灯头内设有光源固定板,冷阴极灯管和逆变器固定在光源固定板上。
光源固定板上设有反光材料。
冷阴极灯管管径为2.4mm~8.0mm。
冷阴极灯管为M型灯管、U型灯管、MU型灯管或直管。
逆变器采用智能IC半桥驱动控制芯片。
开关采用触摸开关。
本发明提供的冷阴极台灯,有益效果如下:
1、灯座上设有转动装置,灯头可以在左右和上下方向转动。
2、在光源固定片上附了高反光率的反光材料,在同等光通量下,照度提高30%到40% ,减少了光源的损失。
3、逆变器的控制芯片采用智能IC半桥驱动控制芯片,该IC芯片的控制电路采用自适应零电压开关ZVS机制来检测灯管工作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能根据检测出的灯管异常情况关断输出电路,保护功能强、安全可靠。
4、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逆变器通过高频驱动灯管,无频闪、闪烁现象,有效保护了视力;在常温下即可启动时,不需进行预热,启动速度快,耐频繁开关,启动次数大于100万次;
由于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近100%的UV转为可见光,光衰小,无紫外线辐射,不伤眼,提供几乎始终如一的照度,适合长时间照明使用;使用寿命长达5~6万小时以上,在尺寸减小的情况下灯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提高;
由于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汞含量低,符合国际环保RoHS标准,便于回收处理,可大幅减少污染问题,保护了环境。
5、与传统台灯相比,本发明使用了触摸式开关,更方便操作;具有调光功能;功耗小,通光量大大提升,显色性好,接近于日光色。
6、灯管可以采用M型灯管、U型灯管、MU型灯管或直管,外形美观,满足各种采光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灯头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冷阴极台灯,包括灯头1、灯座3、开关4和电源线5,灯座3上设有转动装置2,灯头1通过转动装置2与灯座3相连,灯头1内设有光源固定板8,冷阴极灯管6和逆变器7固定在光源固定板8上。
所述光源固定板8上设有反光材料。
所述冷阴极灯管6管径为2.4mm~8.0mm。
所述冷阴极灯管6为M型灯管、U型灯管、MU型灯管或直管。
所述逆变器7采用智能IC半桥驱动控制芯片。
所述开关4采用触摸开关。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装置由灯头1,转动装置2,灯座3,开关4,电源线5组成。
如图2所示:灯头1由:灯罩9,灯头下盖10,灯头上盖11,冷阴极荧光灯管6,光源固定板8,逆变器7组成。
灯头上盖11与灯头下盖10通过卡扣和螺丝固定连接,光源固定板8通过螺丝固定在灯头上盖11内部,光源固定板8表面附有高反光率的反光材料。冷阴极荧光灯管6和逆变器7利用卡座固定在光源固定板8上,灯罩9通过卡扣固定在灯头下盖10上罩住了冷阴极荧光灯管6,光源固定板8和逆变器7。
开关4采用触摸开关,使用的触摸开关可以对装置进行调光。
冷阴极荧光灯管6为M型灯管、U型灯管、MU型灯管或直管,其中MU型灯管为先将直管弯制成M型灯管,再将平面型M型灯管弯制成U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超,未经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1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