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串行总线的流媒体传输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1153.3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华;曹忻军;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串行 总线 流媒体 传输 系统 中的 终端设备 | ||
1.一种用于串行总线流媒体传输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在该传输系统中多个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串行总线串行连接,并且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与中央控制设备串连,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下行数据端口,用于将来自前一台终端设备的数据向下转发给后一台终端设备,并接收来自后一台终端设备的数据;
上行数据端口,用于接收前一台终端设备的数据,并将来自本机和后一台终端设备的数据向上发送给前一台终端设备;
串行端口控制器,用于选择开启或关闭所属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端口,以连通或断开该所属终端设备与其后一台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标识码存储器,用于存储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已经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
在所述终端设备收到来自所述中央控制设备的初始化命令后,所有终端设备利用其串行端口控制器关闭其下行数据端口;
并且在所述终端设备收到来自中央控制设备的设置地址的命令的情况下,
当所述终端设备判断该终端设备中没有存储表示其已经成功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时,利用从所述中央控制设备传输的地址命令来设置自身的地址,并在设置完成在所述标识码存储器中存储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已经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
当所述终端设备判断该终端设备中存储有表示其已经成功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时,利用所述串行端口控制器打开其下行数据端口,并将所接收到的设置地址的命令转发给下一台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还具有末端设备判定器,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中央控制设备的初始化命令后,判断自身是否是链路上的末端终端设备;
并在判断出自身是末端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向中央控制设备返回末端终端设备标识符IFG0。
3.一种串行总线流媒体传输系统,在该传输系统中的至少一个链路上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终端设备通过串行总线串行连接,并且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与中央控制设备串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中央控制设备与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之间存在子控制设备,用于将来自中央处理设备的下行命令转发给终端设备,并将来自终端设备的命令转发给中央处理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收到当前链路上的所述末端终端设备标识符IFG0后,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向当前链路上的所有终端设备广播发送清除地址命令,以清除链路上所有终端设备内已经存在或还未设置的ID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收到来自当前链路末端的终端设备的清除地址成功标识码后,所述中央控制设备首先为当前链路的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设置地址,然后依次为下一台终端设备设置地址,直到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收到来自末端终端设备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和末端终端设备标识符IFG0,结束对当前链路上的终端设备的地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中存在多个链路,在各条所述链路中,包括通过串行总线串行连接的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并且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与所述中央控制设备串连。
8.一种用于串行总线流媒体传输系统中的自动设置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方法,在该传输系统中多个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串行总线串行连接,并且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与中央控制设备串连,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收到来自所述中央控制设备的初始化命令后,所有终端设备利用其串行端口控制器关闭其下行数据端口;
并且在所述终端设备收到来自中央控制设备的设置地址的命令的情况下,
当所述终端设备判断该终端设备中没有存储表示其已经成功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时,利用从所述中央控制设备传输的地址命令来设置自身的地址,并在设置完成在所述标识码存储器中存储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已经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
当所述终端设备判断该终端设备中存储有表示其已经成功设置地址的地址设置成功标识码时,利用所述串行端口控制器打开其下行数据端口,并将所接收到的设置地址的命令转发给下一台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11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无公害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环保型双金属线芯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