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2130.4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禾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禾淼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射频 辨识 电子标签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尤其是藉胶黏层及贴合基材使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在铸模中于目标对象形成时便与目标对象同时结合成一体的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利用芯片结合天线的电子装置,可藉外部的感应器(Reader)读取RFID电子标签内所储存的数据,因而形成RFID系统,且由于RFID电子标签的体积很小,可很方便安置于物品或识别证上,并义广泛的使用于仓储系统的货物管理或一般管制场所或办公场所的人员进出管制。
一般将RFID电子标签安置于目标对象上的方法是,先将由聚合物预先形成的目标对象安置于模铸中,再将RFID电子标签安置于该模铸内,接着利用加热方式或涂布黏接剂,使RFID电子标签固定于目标对象上,以提供电子辨识功能,比如物流通路的结帐、记帐。
一般而言,为了避免在运送的过程中或是平常使用中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使RFID电子标签受到损伤或脱离掉落,会在RFID电子标签与目标对象之间增加贴合胶膜,且贴合胶膜与目标对象属于同一材质,使得RFID电子标签、贴合胶膜与目标对象在模铸内经加热后而结合成一体。然而,在上述的加热过程中,不同材质的熔点容易产生皱折或不密贴,使得RFID电子标签表面上的符号容易损坏或发生不平整,进而影响RFID的功能。
此外,现阶段只有少量的RFID电子标签是采用吊挂方式而吊挂在货物品上,所以电子标签的掉落或接着后的不平整、翘曲,会增加物流作业的困扰,对货物的物流的方便性并无贡献。
因此,需要一种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使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与如货物的目标对象结合成一体以提工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因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上利用导电材料形成天线图案层;将导电油墨涂布在天线图案层上形成导电油墨层;安置无线射频辨识芯片于导电油墨层上,使无线射频辨识芯片藉导电油墨层电气连接至天线图案,形成包括基材、天线图案层、导电油墨层及无线射频辨识芯片的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将耐热性且耐溶剂性的胶黏层贴附于无线射频辨识芯片上;利用贴合基材覆盖在胶黏层上,形成包括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胶黏层及贴合基材的组合物;最后将具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组合物置入铸模中,并将塑性材料注入铸模中以形成目标对象,且组合物与目标对象同时结合成一体。
由于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藉胶黏层及贴合基材而在目标对象于铸模中形成时便与目标对象结合成一体,使得目标对象具有无线射频辨识功能,因此,整体结构相当牢固且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不易脱落,藉以提高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12上利用导电材料形成天线图案层14;将导电油墨涂布在天线图案层14上形成导电油墨层16;安置无线射频辨识芯片18于导电油墨层16上,使无线射频辨识芯片18藉导电油墨层16而电气连接至天线图案层14,并形成包括基材12、天线图案层14、导电油墨层16及无线射频辨芯片18的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20;将耐热性且耐溶剂性的胶黏层30贴附于无线射频辨识芯片18上;利用贴合基材32覆盖在胶黏层30上,形成包括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20、胶黏层30及贴合基材32的组合物40;最后将具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组合物40置入铸模(图中未显示)中,并将塑性材料注入铸模中以形成目标对象50,且组合物40与目标对象50在铸模中同时结合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禾淼,未经陈禾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方
- 下一篇:一种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