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舌侧托槽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2798.9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锋 |
主分类号: | A61C7/14 | 分类号: | A61C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舌侧托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矫正牙齿用的舌侧托槽。
背景技术:
现有牙齿矫正的托槽,其主体的上表面凸设有两个用以定位结扎胶圈的侧翼,下表面设有带防滑纹的托槽座,两侧翼间形成一可容纳弓丝的槽沟,两侧翼对称分布在主体两端,其中心面与托槽座的中心面重叠,形成稳定的整体。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隐形舌侧矫治技术,由于将矫治器托槽粘于牙齿舌侧,隐蔽性好,不影响美观与社交活动,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特别是成人。但由于牙齿舌侧面形态个体差异性极大,特别是牙齿厚度(突距)和转矩角。传统舌侧托槽采用的是固定式槽沟,托槽底部厚度和预设的转矩角度都不能改变。这使得托槽和个体牙齿的吻合程度非常低,医生在临床上必须通过大量地弯制矫治弓丝来补偿这种差异。由于舌侧视野和口内空间小等原因,而要通过弯制弓丝达到个性化咬合关系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生的使用和临床推广,而且医疗费用也大大高于齿面矫正疗程。如何发明一种适合于舌侧矫正牙齿之需的托槽即成为本发明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发明一种活动翼与托槽本体间枢设有弹簧,藉弹簧力持续施加矫正力的舌侧托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舌侧托槽,包括托槽本体和活动翼,其特征是托槽本体由下表面设有防滑纹的托槽座和连体凸设在托槽座一端的固定翼组成,固定翼中轴线上开设有通孔;活动翼一端带有弓丝钩,另一端带有固定部;活动翼固定部端穿过固定翼通孔,并在该段上套设有一弹簧,弹簧一端抵触在固定翼上,另一端定位在活动翼固定部上。活动翼的弓丝钩能钩住弓丝上,藉弹簧产生持续性的矫正力,使牙齿按弓丝的预想造型得以矫正。
所述活动翼弓丝钩背部反向连体有结扎钩;固定翼朝托槽座一侧连体有结扎翼。该结扎翼与活动翼一侧的结扎钩配合,形成一完整可供弹性结扎圈结扎的翼。
所述活动翼固定部可以是如下几种结构之一:
所述活动翼固定部为加工出的T形头,弹簧一端能抵触在T形头上。
所述活动翼固定部为一变形折弯段,该变形折弯段能压住弹簧的一端。
所述活动翼固定部为二分叉结构,该二分叉能相背向外折弯变形,使得弹簧一端能抵触定位在该二分叉折弯变形处。
所述活动翼固定部为一穿孔,弹簧一端能穿过该穿孔形成定位。
所述托槽座远离固定翼一端设有一辅助管孔。该辅助管孔可直接提供高弹性弓丝穿过,因辅助管孔位置接近于牙面,有利于排齐牙齿。
所述托槽本体的托槽座和活动翼均成与舌侧牙表面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既可满足与牙表面吻合的固定,又能产生更大的矫正分力。
所述活动翼弓丝钩背部依次设有一槽沟和结扎钩,该槽沟配合弓丝,可产生水平方向的矫正力。
本发明活动翼与托槽本体间枢设有弹簧,藉持续性的弹簧力施加给牙齿,具有更大的变形行程,矫正力更加持久柔和,避免弹性结扎圈力易衰减、力度大小不易掌控的缺陷,可满足较大错位牙的矫正,而无需频繁更换弓丝或者重新结扎结扎圈,可提高矫正效率;克服传统弹性结扎圈,因结扎时拉扯变形、或者口水浸泡发胀,失去预想的弹性力;其二是在活动翼和托槽本体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结扎翼和结扎钩,提供弹性结扎圈结扎之需,可单独选择弹簧、弹性结扎圈施以矫正力,或者两者同时叠加,或者根据矫正疗程选择叠加方式,以进一步提高矫正效率;其三是托槽本体上设有的辅助管孔更接近牙面,借助高弹性弓丝能使牙齿更易排齐,达到事半功倍的矫正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舌侧托槽立体示意图
图2舌侧托槽剖面示意图
图3带结扎翼舌侧托槽立体示意图
图4带结扎翼舌侧托槽剖面示意图
图5带结扎翼舌侧托槽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活动翼一立体示意图
图7活动翼二立体示意图
图8活动翼三立体示意图
图9活动翼四立体示意图
图10活动翼五立体示意图
图11带槽沟舌侧托槽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
1-托槽本体 11-托槽座 12-固定翼
13-通孔 14-辅助管孔 15-结扎翼
2-活动翼 21-弓丝钩 22-固定部
23-结扎钩 24-槽沟 3-弹簧
4-弓丝 5-结扎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锋,未经陈启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