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脂肪候选基因Lpin2基因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64826.0 申请日: 2010-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2021174A 公开(公告)日: 2011-04-20
发明(设计)人: 黄艳群;陈文;康相涛;韩瑞丽;孙桂荣;田亚东;王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 黄艳群
主分类号: C12N15/12 分类号: C12N15/12;C07K14/465;C12Q1/68
代理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代理人: 张绍琳;孙诗雨
地址: 450002***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脂肪 候选 基因 lpin2 及其 应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动物脂肪性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脂肪候选基因1pin2基因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1、Lpin2基因与脂肪沉积的关系 

目前,Lpin2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和小鼠上,关于鸡Lpin2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Lpin2是在60%的氨基酸序列与Lpin1相似的基础上被鉴定出来的,它含有两个高度保守区域N-LIP(约125个氨基酸)和C-LIP(约200个氨基酸)域,这两个区域对它的功能来说是很关键的。Jimmy Donkor(2007)的研究确定哺乳动物的lipin2是磷脂酸磷酸酶1(PAP1),它在甘油三酯、卵磷脂和脑磷脂的从头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他(2009)的最新研究又发现Lpin2与Lpin1一样,也具有转录辅激活因子活性,可以调节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在动物体内中,甘油三酯、卵磷脂和脑磷脂的从头合成主要是通过甘油磷酸途径来催化的。磷脂酸磷酸酶在甘油磷酸途径中甘油三酯、卵磷脂和脑磷脂的生物合成中是必需的,甘油磷酸途径可以催化磷脂酸脱磷酸化产生甘油三酯和Pi。脂肪组织中不足的和过度的甘油三酯沉积与肝脏和骨骼肌中不恰当的脂质蓄积相关,还与受损的脂肪因子的产生有关。这些反过来又造成胰岛素抗性和血脂异常,即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从对疾病如肥胖和脂肪营养不良的研究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脂肪沉积的调节对于代谢平衡来说是很关键的。 

2、Lpin2基因在人上的研究 

在人类上,Lpin2被定位在18p11上,一个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区域。Lpin23’UTR的一个SNP rs3745012与脂肪分布和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Zhou J的研究指出,人类Lpin2基因包含20个外显子并约跨越115kb,推测Lpin2cDNA包含6245个核苷酸。一个核定位信号靠近NH2末端,并且在Lpin蛋白质间是高度保守的。Lpin2在不同的组织都有表达,包括骨骼肌。罕见的Lpin2突变会引起Majeed综合症,一种人类炎症性障碍疾病,主要症状是易复发的骨髓炎、发烧、红细胞生成不良引起的贫血和皮肤炎症,这些症状揭示了Lpin2在体内非冗余的功能。在无亲缘关系的阿拉伯家族中鉴定到三个不同的Lpin2突变,一个是Lpin2编码区两个核苷酸的缺失引起未成熟终止密码子的出现,可能导致介导的无义mRNA的衰减并出现无功能的蛋白质产物;第二个突变发生在Lpin2外显子17的供体剪接位点处,这可能会导致内含子序列的连读,在终止密码子之前添加65个无关的氨基酸残基;这两个突变都阻碍了全长Lpin2蛋白质的生产,而第三个突变则是点突变,它引起单个核苷酸的替换,S734L。 

3、Lpin2基因在鼠上的研究 

Matthew C(2009)在fld小鼠上的研究表明,Lpin2是一种在肝脏中富集的磷脂酸磷酸酶,而且肝脏Lpin2蛋白质含量在Lpin1缺失、禁食和肥胖的情况下显著增加,通常不依赖于稳态mRNA水平的改变。若假设Lpin1是唯一一个在甘油三酯合成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酸磷酸酶,fld小鼠的肝脏表型有点奇怪。首先,新生的fld小鼠因甘油三酯的过度堆积表现出严重的肝脏皮脂腺病;其次,虽然fld小鼠的其它组织严重缺乏PAP1活性,成年fld小鼠仍保持显著的依赖Mg2+的PAP活性和甘油三酯合成的正常比率。这些研究表明肝脏中还有其它活跃的PAP1酶。在标记的N端和C端区域序列同源性的基础上,lipin家族的另外一个成员Lpin2被鉴定出来。重要的是,Lpin2也表现出PAP1活性,虽然二者的相对活性和催化最大速率相比较为Lpin1>Lpin2。而这些数据又与近来在HeLa细胞中使用lipin2shRNA的研究形成强烈反差[32],在那个研究中由于对lipin1mRNA和蛋白质的补偿性诱导,lipin2的敲除实际上使得PAP-1活性增加了。虽然还没有关于这些差异的明确解释,lipin1和lipin2作为PAP-1酶的相对重要性已经很清楚的表明具有细胞特异性。 

4、Lpin2基因在猪上的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艳群,未经黄艳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4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