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交型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5315.0 | 申请日: | 201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C09J133/08;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56;C08F220/44;C08F220/58;C08F2/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4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酯 印花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印花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自交型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印花是使织物采用粘合剂将各种染料或颜料靠粘合剂成膜,使其粘盖在织物上从而达到着色印花的目的。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纤品种不断增加,大量外观挺括耐穿的化纤纺织品相继投产,这就给印染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
传统工艺中采用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价格较高,且同时所使用的设备也较多,制备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交型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是在单体聚合时引进交联单体,从而形成自交型粘合剂即第三代粘合剂。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交型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蒸馏水、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投入乳化反应瓶内,再投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常温下快速搅拌,乳化0.5h-3h,转速在300转-500转;
(2)另将纯水、丙烯酰胺、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铵投入聚合反应瓶内升温搅拌;
(3)将充分乳化好的混合单体装入滴液漏斗内,聚合反应瓶内升温至75--78℃时开始滴加乳化单体,在1-1.5小时内滴加完毕,再提高聚合液的温度至85--90℃,保温1-1.5小时,聚合物逐渐变稠,降温至60℃加入乙二醇,降温至50℃加入氨水调PH值为8-8.5,即可放料过滤。
而且,所述各原料的重量范围分别为:
丙烯酸丁酯 680--72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60--80g
丙烯酰胺 40--50g
丙烯腈 120--140g
N-羟甲基丙烯酰胺 60--70g
OP-10 40--5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3-3.5g
过硫酸铵 2.8-3.2g
纯水 1200ml
乙二醇 30ml。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用丙烯酸丁酯为主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另加入部分丙烯腈,并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改进聚合物的性能。此种粘合剂在印花浆中涂印于织物150-170℃热烘时发生自身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极大地改进了粘合剂的性能,属于第三代粘合剂。
2、本发明是在单体聚合时引进交联单体所形成自交型粘合剂,具有涂料印花工艺简单、色泽齐全、轮廓清晰、不需要热熔、无需酸碱处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特点。本发明在不改变粘合剂性能的前提下,将传统工艺中所用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改为过硫酸铵,因过硫酸铵价格仅为过氧化苯甲酰价格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3、本发明是为了织物(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进行涂料印花工艺的需求而研制的专用粘合剂,采用本粘合剂的涂料印花工艺简单、色彩浓艳、色泽齐全、轮廓清晰、不需要热熔和高效平洗设备,不需要酸碱处理,无酸碱废液形成,相应的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本发明中,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乳化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OP-10。
一种自交型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原料配比为:
丙烯酸丁酯 68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60g
丙烯酰胺 40g
丙烯腈 120g
N-羟甲基丙烯酰胺 60g
OP-10 4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3g
过硫酸铵 3g
纯水 1200ml
乙二醇 30ml
氨水 适量
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壁式卡扣踢脚线结构
- 下一篇:路面铣刨机的前轮快速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