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花矶松的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5320.1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辉;常根柱;杨红善;路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花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一种黄花矶松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完成:
A.种子处理:
将黄花矶松种子放入培养皿,配制8%的硫酸溶液,以黄花矶松种子和硫酸溶液的重量份配比为1∶10的比例加入8%的硫酸溶液,搅匀,加盖,静置24小时,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五、六次,将种子均匀撒布于滤纸上,自然晾干,备用;
B.育苗:
将含有15%-20%沙粒、2%-3%有机质、0.1%-0.15%全氮、0.005%-0.01%速效磷、0.035%速效钾、77.805%-82.805%土,湿度为15%-25%,pH值为7-7.3的沙壤土装入花盆混匀,备好苗床;将处理后备用的黄花矶松种子以3-5粒/cm2均匀地撒布于苗床,耙松苗床,深度为1-1.5cm,使种子被埋入土中,然后镇压床面,在床面上铺一层3mm厚的细沙,浇自来水后置于保证充足光照和室温20-25℃、湿度35-40%的环境等待出苗,10-20天即出苗;
C.栽培管理:
出苗后继续养护30-45天后,移栽于大田;移栽后3个月内,松土除杂草,每月浇水1次,以后转入常规的浇水、锄草、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花矶松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于大田的移栽条件为:
时间:每年4-5月,即气候暖和,草木萌发时;
立地条件:一般耕作的农田土壤即可;土壤粒级≤0.6cm,耕作层含水量为35%-40%;地表温度≥10℃;
移栽方法:采取宽行栽培,穴栽,行距、株距均为1-1.5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花矶松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3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