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5416.8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君;刘通;何柳;王治平;耿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镁合金 生物降解 性能 体外 动态 模拟 测试 设备 | ||
1.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槽(1)、储液罐(2)、循环泵(3)、流量计(4)、测试舱(5)、上位载样器(6)、吸液管(7)和回流管(8),其中吸液管(7)和回流管(8)分别置于储液罐(2)中,储液罐(2)置于恒温槽(1)中,流量计(4)和测试舱(5)分别竖直固定,上位载样器(6)经测试舱(5)之舱顶盖(20)悬挂于测试舱(5)内;吸液管(7)位于储液罐(2)罐外的管口与循环泵(3)之入口间、循环泵(3)之出口与流量计(4)之入口间、流量计(4)之出口与测试舱(5)之进舱管(9)间、测试舱(5)之出舱管(10)与回流管(8)位于储液罐(2)罐外的管口间分别通过水管相连,构成液态介质循环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2)为封闭方体容器,由隔板(11)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罐体,其中右罐容积为左罐容积的2.1倍以上;储液罐(2)罐顶设有补给口(12)、带滤器的通气孔(13)、吸液口(14)和回流口(15),其中补给口(12)带匹配的密封塞,吸液口(14)位于储液罐(2)之左罐罐顶并靠近储液罐(2)之左侧面和前侧面,回流口(15)位于储液罐(2)之右罐罐顶并靠近储液罐(2)之右侧面和前侧面,吸液口(14)和回流口(15)分别是吸液管(7)和回流管(8)通过罐顶的通道,管与口之间密封连接;在隔板(11)的不同高度间隔设有溢流孔(16),溢流孔(16)靠近储液罐(2)之后侧面;储液罐(2)之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排液口(17),排液口(17)靠近储液罐(2)之罐底和后侧面;溢流孔(16)和排液口(17)内均无缝嵌套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带匹配的螺纹管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舱(5)由进舱管(9)、喇叭状渐扩舱(18)、圆筒状主舱(19)、舱顶盖(20)和出舱管(10)五部分构成,其中进舱管(9)和主舱(19)分别位于渐扩舱(18)的两端且三者共中轴线,出舱管(10)位于主舱(19)侧面且距主舱口端面21mm以上;舱顶盖(20)与主舱口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主舱口带外螺纹,舱顶盖(20)盖周带与主舱口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盖顶内衬密封垫圈;舱顶盖(20)几何中心设有带内螺纹的用于对上位载样器(6)进行定位的圆形装样孔(21),在装样孔(21)周围设有圆形测试孔(22),装样孔(21)和测试孔(22)均为通孔,且测试孔(22)带匹配的密封塞;进舱管(9)和出舱管(10)均为内径均匀的中空竹节管,且出舱管(10)内径为进舱管(9)内径的2.1倍以上;渐扩舱(18)和主舱(19)为中空结构,且进舱管(9)与渐扩舱(18)舱室、出舱管(10)与主舱(19)舱室分别直接相通;主舱(19)与渐扩舱(18)之间设有圆形多孔稳流板(23);主舱(19)外壁分别标有高度刻度和圆筒内径,且刻度区舱壁透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载样器(6)由一个定位轴(24)、三个以上载样头(25)以及与载样头(25)相同数量的衔接桥(26)组成,其中衔接桥(26)的一端与定位轴(24)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载样头(25)的上端相连,定位轴(24)的上端和载样头(25)的下端均为自由端,载样头(25)与衔接桥(26)之间为一一对应关系;定位轴(24)与载样头(25)均为圆柱体;载样头(25)的轴线与定位轴(24)的轴线相互平行;衔接桥(26)均为尺寸相同的直杆,且衔接桥(26)以定位轴(24)的轴线为基准线在空间上均匀分布;载样头(25)的尺寸均相同,且其自由端均设有用于安装试样的外螺纹;定位轴(24)之自由端为与舱顶盖(20)几何中心圆形装样孔(21)匹配的螺杆;上位载样器(6)载样头(25)朝下经装样孔(21)悬挂于测试舱(5)之主舱(1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吸液管(7)和回流管(8)均为硬质水管,两者在储液罐(2)内的管口端距储液罐(2)罐底内侧面的高度为3.5-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4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叶女贞扦插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竹柳苗快速高效的扦插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