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质量支持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5450.5 | 申请日: | 200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4 | 分类号: | H04W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提供 服务质量 支持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3月10日的专利申请200580013835.X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当前的优选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实体之间的服务质量(QoS)相关。本发明当前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一般地涉及用于在为移动台(MS),在此也称为移动节点(MN),服务的无线网络(RN)中的分组数据模式切换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切换期间和切换后提供一定的MN QoS这样的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本专利申请的主题至少部分地在于支持3GPP 2TSG核心网络(TSG-X)分组数据业务(PDS)工作组(WG)的提议。然而,不应将本申请认为局限于由象3GPP2这样的团体所公布的这样的规范。
在PDS WG中业已就端对端的以下这些方面达成协议:从移动台(MS)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的QoS信令的增强型流映射/处理协议的使用,在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中提供了请求具有具体QoS参数的无线接入网(RAN)-PDSN(R-P)连接的能力;以及采用MS将QoS要求发送给PDSN和PDSN将MS QoS要求发送给RAN的途径。
图1A为示出在cdma 2000型网络中传统的QoS协商过程的会话示意图100。在会话期间所涉及的网络实体包括,但不局限于,移动台(MS)110、无线接入网(RAN)120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130。
在步骤101,交换应用层信息(图中未示出)后,MS110向PDSN 130发送3GPP2-RSVP Resv消息,该消息为接收端和发送端两者包含了在3GPP2对象中的QoS属性和流量过滤器模板(traffic filtertemplate,TFT)。
步骤102,在成功授权所请求的QoS属性后,PDSN 130处理该请求,提取与无线电有关的QoS参数,并且生成cdma 2000承载业务QoS参数。PDSN 130请求RAN 120建立具有适当QoS参数(链路级QoS)的载体。
在步骤103,RAN 120确认会话更新消息。然后,在步骤104,RAN120使用其资源管理确定是否能接受该请求,利用所许可的链路级QoS和所分配的业务参考标识符(SR_ID)向MS 110请求建立服务实例(Service instance)。
在步骤105,MS 110接受该请求,并且在步骤106,RAN 120向PDSN 130发送R-P建立消息。该消息可以含有实际所许可的QoS参数,例如,如果RAN 120不能接受所请求的QoS参数(用于计费的目的)。
在步骤107,PDSN 130确认R-P建立消息,在步骤108向MS 110发送ResvConf消息。
业已发现,以上所说明的信令途径具有在不同的接口上执行的过程之间的配置问题。
具体地说,采用传统的QoS信令途径所出现的问题是,由于SR_ID只是在辅助服务实例建立过程(步骤104)期间分配的,因此MS 110不能将较高层的QoS信令(即,RESV信令)与在步骤104和105刚建立的服务实例相关。也就是说,MS 110接受辅助服务实例(SI)建立请求而不知道该SI是为哪个应用建立的。相关只是在步骤108后才在MS 110中建立。这个过程会违背MS 110应该知道哪个服务实例是为哪个应用建立的设计概念。
采用传统的QoS信令途径的另一个问题是,在PDSN 130在步骤102发送R-P更新消息以检查资源可用性时没有分配SR_ID。因此,在PDSN 130稍后在步骤106从RAN 120接收R-P建立请求消息时,PDSN 130不能将R-P更新消息与R-P建立请求消息相关,因此就不能 将RESV消息(步骤101)与R-P建立请求消息(步骤106)相关。作为结果,PDSN 130不知道在R-P建立请求消息中所承载的SR_ID是否为TFT在RESV消息中所承载的。作为结果,PDSN 130不向MS 110发送带有所分配的SR_ID的RESV_CONF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公司,未经诺基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件
- 下一篇:金属板微孔缺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