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抗旱诱导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6352.3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肖亮;谭红;周金燕;钟娟;杨杰;李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42 | 分类号: | A01N37/42;A01N25/12;A01P21/00;A01N43/653;A01N43/90;A01N33/12;A01N43/38;C05G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抗旱 诱导剂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植物抗旱诱导剂,由内核层、保护层和快速释放层组成,内核层和快速释放层中含有S-诱抗素,保护层由石蜡成分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旱诱导剂,其特征是:内核层由聚乙烯醇(PVA)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或/和聚丙烯酰胺或/和可溶性淀粉或/和多孔淀粉或/和γ-聚谷氨酸(γ-PGA)或/和硅藻土或/和凹凸棒土或/和膨润土或/和高岭土或/和甘油组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旱诱导剂,其特征是:内核层和快速释放层中含有S-诱抗素或/和多效唑或/和6-苄氨基嘌呤或/和烯效唑或/和矮壮素或/和吲哚乙酸或/和吲哚丁酸。
4.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抗旱诱导剂的制备方法:
A:组成材料质量百分比为:
S-诱抗素 0.5-10.0
聚乙烯醇 5.0-20.0
羧甲基纤维素钠 4.0-20.0
甘油 20.0-40.0
可溶性淀粉 50.0-70.0
所述材料按照以上质量比例混合,并用水搅拌成糊状物,挤压造粒后在60-70摄氏度下干燥,造粒后在外边包一层石蜡保护层;
B:将S-诱抗素与辅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混合搅拌:
S-诱抗素 0.5-10.0
甘油 20.0-45.0
可溶性淀粉 50.0-70.0
将所述材料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用水搅拌成为糊状;
将前述A步骤制备的颗粒物放入B步骤的糊状物中,搅拌,使B步骤所得的糊状物均匀附着在A步骤制备的颗粒物上,然后将颗粒物取出,50-60摄氏度下干燥,即获得本发明所述植物抗旱诱导剂。
5.权利要求4所述植物抗旱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A:组成材料质量百分比为:
S-诱抗素 1.0-7.0
聚乙烯醇 5.0-20.0
羧甲基纤维素钠 4.0-15.0
甘油 25.0-40.0
可溶性淀粉 50.0-60.0
B:将S-诱抗素与辅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混合搅拌:
S-诱抗素 0.5-7.0
甘油 25.0-45.0
可溶性淀粉 50.0-70.0。
6.权利要求5所述植物抗旱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A:组成材料质量百分比为:
S-诱抗素 2.5
聚乙烯醇 15.0
羧甲基纤维素钠 7.5
甘油 30.0
可溶性淀粉 50.0
B:将S-诱抗素与辅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混合搅拌:
S-诱抗素 2.5
甘油 30.0
可溶性淀粉 67.5。
7.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抗旱诱导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单独或与肥料一起混合施用于植物根系周围。
8.权利要求7所述植物抗旱诱导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施用后进行一次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3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千斤顶
- 下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及其U形转子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