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烘缸内汽刀组合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6421.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虎;陈海峰;胡玉莹;薛文辉;吉涛;乔丽洁;胡鹏睿;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F5/02 | 分类号: | D21F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烘缸内汽刀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烘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烘缸内汽刀组合件。
背景技术
工业造纸中,能耗较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长网纸机来说,干燥部的能耗占整个纸机的一半以上,干燥部的合理设计对于节省建设投资,提高产量,保证成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烘缸是干燥部关键部件,也是高耗能部件,所以烘缸是节能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当速度大于400m/min时,冷凝水会全部附着在烘缸内壁上,形成水环,由于冷凝水的导热系数比钢铁小87倍,烘缸内壁上形成的水环,传热热阻较大,直接影响传热效率。
中国专利“一种造纸烘缸内汽刀式水蒸气喷射装置”(公开号:CN101349026,公开日:2009-01-21),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高速烘缸内壁形成的凝结水环厚度减薄,并使烘缸内壁存在的薄层水环处于扰动状态,从而提高纸张质量的造纸烘缸内汽刀式水蒸气喷射装置。但其形成气刀的喷嘴组是由多个喷嘴组成一排,各喷嘴分别焊接在蒸汽分配管上,整体结构的精度不容易保证,降低形成气刀的强度和冲击力;相邻两喷嘴中心孔间距较大,形成的气刀连续性较差。还有,形成的气刀不是垂直冲击液环,导致气刀冲击力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烘缸内传热效率,节约能源的造纸烘缸内汽刀组合件。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烘缸内的中央蒸汽管,以及均匀设置在烘缸内壁处的若干组蒸汽集汽管,各蒸汽集汽管通过蒸汽支管与中央蒸汽管相连通,且在所述蒸汽集汽管正对烘缸内壁的位置 开设有喷管孔。
本发明的蒸汽集汽管是由槽状的管体、管体两侧的堵头,以及管体端部的喷管板围成的密封结构;喷管孔开设在喷管板上,且所述的喷管孔由进汽端的渐缩段与出汽端的等径段相接而成;蒸汽支管包括与蒸汽集汽管相连通的短蒸汽支管和与中央蒸汽管相连通的长蒸汽支管,短蒸汽支管与长蒸汽支管通过螺栓相连通;每组蒸汽集汽管为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设置了喷管板,使形成气刀的一排喷管全部在喷管板上直接开设,避免了焊接,精度容易保证;同时相邻两喷管的喷管孔中心间距能够减小,增强形成的气刀连续性;形成的气刀垂直冲击液环,进一步提高气刀冲击力。本发明所述造纸烘缸内汽刀组合件采用渐缩式的喷汽结构,使得由中央蒸汽管输送至蒸汽集汽管的高温蒸汽以较高的流速均匀的喷出,从而在喷汽结构与烘缸内壁之间形成达到强度要求的高速高温水蒸汽流-汽刀,汽刀冲击烘缸内壁的水环,使水环处于扰动状态,使烘缸内壁的水环热阻减少,极大的提高了传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汽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喷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4,一种造纸烘缸内汽刀组合件,包括设置在烘缸1内的中央蒸汽管2,烘缸1内壁处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蒸汽集汽管4,本实施例中蒸汽集汽管4为四个,蒸汽集汽管4通过若干个蒸汽支管与中央蒸汽管2相通,所述蒸汽支管包括通过焊接设置在蒸汽集汽管4上的短蒸汽支管6以及设置在中央蒸汽管2上的长蒸汽支管3,短蒸汽支管6与长蒸汽支管3通过螺栓8相连通,所述蒸汽集汽管4是由槽状的管体、管体两端的 堵头9,以及管体上端的喷管板5围成的密封结构,为了减小焊接变形,喷管板5通过钎焊设置在蒸汽集汽管4的管体上,喷管板5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渐缩式的喷管孔7,所述喷管孔7由进汽端的渐缩段与出汽端的等径段相接而成,水蒸汽通过渐缩段提高了流速,而等径段确保由喷管孔7喷出的水蒸汽呈现层流状态,避免出现紊流。
工作时,蒸汽依次进入中央蒸汽管2、蒸汽支管、蒸汽集汽管4,再由喷管板5上的喷管孔7喷出,由于喷管孔7为渐缩式结构,使得喷出的水蒸汽水蒸气动能增加、流速提高,从而在喷管孔7与烘缸1内壁之间形成达到强度要求的高速高温水蒸汽流,即形成所谓的“汽刀”,通过“汽刀”对冷凝水水环冲击和扰动,造成冷凝水水环的湍动,大大降低了冷凝水水环层的热阻,有效地提高了烘缸内水蒸气的传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烘缸内汽刀冲击水环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吸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