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6445.6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庄凯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2B26/02;G09G3/34;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平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例如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e-book)、行动电话等等,大大地丰富了消费市场,满足人们多方位的工作和娱乐需求。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平面显示装置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以完成资料、文字及图形等显示输出功能。然而,由于平面显示装置为耗电量很大的设备,使得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必需经常充电而降低了便携性。
因此,现有的某些便携式电子产品,特别是电子书阅读产品所使用的平面显示装置,皆改采用粒子显示屏,例如电泳(electrophoretic)显示屏。电泳显示屏具有画面记忆特性,仅在更新显示画面时才会耗电,因此其能大幅度节省电力。但是,这类粒子显示屏也有其缺点,就是反应速度较慢,且其彩色化程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可供使用者依照需要而选择使用节省电力的显示屏,或者是选择使用具有较好的反应速度及彩色化程度的显示屏。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其中,第一显示屏为粒子显示屏,而第二显示屏为液体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粒子显示屏为电泳显示屏,而液体显示屏为电湿润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门极驱动器。此门极驱动器电性耦接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门极驱动器与第二门极驱动器。第一门极驱动器与第二门极驱动器分别电性耦接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源极驱动器。此源极驱动器电性耦接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源极驱动器与第二源极驱动器。第一源极驱动器与第二源极驱动器分别电性耦接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既包括采用粒子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屏,又包括采用液体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因此,使用者可依照需要而选择使用较节省电力的粒子显示屏,或者是选择使用具有较好的反应速度及彩色化程度的液体显示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其绘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面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显示屏110以及第二显示屏120。其中,第一显示屏110为粒子显示屏。粒子显示屏是指通过控制显示单元中的粒子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例如其可为电泳(electrophoretic)显示屏,而第二显示屏120为液体显示屏。液体显示屏是指通过控制液体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例如其可为电润湿(electrowetting)显示装置。
由于电泳显示屏之类的粒子显示屏具有双稳态特性,仅在更新显示画面时才会耗电,故耗电量低。然而,这类粒子显示屏的反应速度以及彩色化程度较差。至于电湿润显示屏之类的液体显示屏则具有反应速度快及彩色化程度较好的优点,但却具有耗电量高的缺点。本发明所揭示的平面显示装置100既包括采用粒子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屏110,又包括采用液体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屏120,因此,使用者可依照需要而选择使用较节省电力的粒子显示屏,或者是选择使用具有较好的反应速度及彩色化程度的液体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