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及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6709.8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斌;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4 | 分类号: | B21C4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带钢 升降 擦伤 缺陷 方法 传送 机组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带钢传送机组升降速过程中带钢表面缺陷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
背景技术
目前,带钢带钢连续生产线,例如重卷机组、镀锌机组及平整机组在卷取控制时,出于带钢从出口到卷取装置的传送距离较长且维持上游工步恒定加工位置的考虑,通常设置一个转向辊装置以实现平衡和转向作用。为减小使用转向辊对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转向辊表面镀铬,光洁度较高,其工作面粗糙度Ra值正常范围为0.3~0.7μm,最大值不超过1.0μm,且带有与带钢运行速度同步的主驱动装置。为实现转向装置与带钢的严格同步运转,需要增设非常精准的数字式交(直)流传动调速装置以及复杂的传动机械部件。无疑会增加投资成本而且还存在受安装空间位置局限问题。但由于很难控制该驱动与卷取机等工作机的严格速度匹配,且当速度不匹配时,就会因带钢与转向辊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带来带钢表面擦伤缺陷问题。
如果转向辊采用不带传动的惰性辊方式,那么实际运行中,卷取机包绕钢卷初期,钢卷卷径较小,转向辊上带钢的包角较小,特别是在生产0.5mm的薄、窄料时,卷取张力设定较小,当卷取速度升、降变化时,带钢与转向辊之间的摩擦力矩不足以克服转向辊自身的附加摩擦力矩、空转力矩、惯性力矩,必然会造成带钢与转向辊之间的滑动摩擦,从而导致在带钢表面产生周期性擦伤缺陷,缺陷带钢长度达百米以上,直至滑动摩擦消除为止。
分析上述擦伤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转向辊在长期使用中很难保持光洁的表面。辊身淬硬层磨损掉之后,表面硬度大幅降低及硬度不均匀性显现。伴随带钢表面残留的硬质点(如:焊渣、金属碎屑等)容易压入,辊身表面会逐渐出现凹凸缺陷。一旦转向辊打滑,转向辊的表面凹凸缺陷就反映在带钢上了。
解决上述缺陷的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其一,对转向辊纳入周期管理,实施定期更换,但这种方法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由于转向辊硬度衰减而重复出现同样的缺陷问题。试图通过改善表面热处理工艺,提高淬硬层,延长换辊周期,就必须付出额外的加工成本。
其二,也考虑过在带钢升降速阶段增大转向辊的包角,改变二者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变转向辊的受力状况来解决该擦伤缺陷问题,但受必须保持飞剪正常工作位置的限制,包角有效调节范围非常小,经过多次试验也未能成功。
其三,考虑增大卷取张力,但受轧制工艺及后续加工生产线的工艺条件限制,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改变卷取张力设定,不能无限制增大卷取张力,改善转向辊打滑带来的带钢表面擦划伤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方法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及带钢传送机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带钢由具有转向辊的带钢传送机组输送,增大所述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当带钢达到最大输送速度时,所述带钢与所述转向辊之间仍为滚动摩擦。
所述带钢传送机组输送带钢的速度范围为0~1200m/min,张力≤45KN,所述转向辊的包角范围为15°~30°,转向辊的直径为392~400mm,所述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0~3.5μm。
所述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0μm。
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0~3.5μm。
所述辊体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大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在带钢传送机组升降速时带钢与转向辊之间保持滚动摩擦,有效消除带钢升降速时因与转向辊之间的发生滑动表面擦伤缺陷,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卷取机组、平整机组、镀锌机组等要用到转向辊的带钢传送机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卷取机组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卷取机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上夹送辊,2-下夹送辊,3-转向辊,4-卷取机,5-带钢,6-转向辊,7-工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某卷取机组包括由上夹送辊1、下夹送辊2送出的带钢5经转向辊3后在卷取机4上卷成钢卷。所述转向辊3的工作面的表面光洁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取Ra=0.2μm。带钢在卷取速度达到700m/min以上时,带钢无法带动转向辊3,造成带钢5拖动转向辊3运动从而导致带钢5上表面产生擦伤缺陷。缺陷周期长度约1.2m左右,缺陷带钢长度1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