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伪线电路仿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7139.4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仿真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伪线电路仿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伪线电路仿真(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简称为PWE3),是在分组交换网(例如,网际协议IP/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上提供隧道,以便仿真一些业务(例如,帧中继FR,异步传输模式ATM,以太网Ethernet,时分复用同步光网络TDM SONET/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二层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为VPN)协议,通过此协议可以将传统的网络与分组交换网络互连起来,从而实现资源的共用和网络的拓展。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伪线电路仿真业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于TDM业务(例如,E1类型的TDM电路),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简称为PE)设备将用户侧接入电路(AttachmentCircuit,简称为AC)上来的TDM流,用伪线(Pseudo Wire,简称为PW)透传方式包装,透过IP/MPLS承载网络,由对端的PE恢复出TDM流,进入远端的用户接入电路AC。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伪线电路仿真测试的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伪线TDM电路仿真测试中,用两套支持同样功能的设备对接(参见图1),在上联口接集线器(HUB),再接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在AC侧使用误码仪(Bit ErrorTester,简称为BERT)来测试TDM业务是否正常。其中,误码仪也可以只接在一端的TDM接口,在另一端的TDM接口打环。可见,两端的PE设备不仅需要支持PWE3,还要具备AC接口,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简称为CE)设备也要求具有AC接口且能与PE对接。
但是,发明人发现上述的相关技术中,实际操作环境下有时无法找到两套这样的设备(即,如图1中的PE和CE),如果使用一套设备,采用在上联口物理打环的方式(即,将两个上联口用一根线连接起来,使得设备自己发出去的包再发回给自己),在TDM接口使用误码仪进行测试,则由于被测试设备(Device Under Test,简称为DUT)能够识别出是自己发的包,所以该包会被丢弃,从而导致无法进行这种组网的PWE3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伪线电路仿真的测试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的相关技术中使用一套具有特定功能的PE和CE设备无法进行PWE3测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伪线电路仿真的测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伪线电路仿真的测试装置连接至被测试设备DUT的上联口,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其中,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包括用于指示DUT的地址标识和测试装置的地址标识;更新模块,用于根据伪线电路仿真参数更新接收到的来自上联口的伪线数据包中相应的配置字段,其中,伪线数据包中携带DUT的地址标识和测试装置的地址标识;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更新后的伪线数据包发送给上联口。
进一步地,更新模块用于交换伪线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标识以更新伪线数据包中相应的配置字段。
进一步地,更新模块还用于在伪线数据包的承载协议为以太网协议的情况下,交换伪线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包括标签分配协议LDP交互的情况下,向DUT发送保活帧。
进一步地,更新模块还用于在伪线数据包的承载协议为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的情况下,交换伪线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伪线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UDP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以及重新计算伪线数据包的IP校验和和伪线数据包的UDP校验和。
进一步地,更新模块用于在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包括标记伪线的标签字段情况下,按照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对伪线数据包中的标记伪线的标签字段进行更新,以及在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包括DUT的IP地址和测试装置的IP地址的情况下,按照伪线电路仿真参数对伪线数据包中的IP地址进行更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伪线电路仿真的测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隐私信息分级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音频再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