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C混合机出料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7266.4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边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光粉体加工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31/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c 混合 机出料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C混合机出料阀门,具体地说是VC混合机上主要部件,起到放料的功能,属于混合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混合机出料阀门为球形阀体一边定位,包括支撑杆、启闭气缸,密封圈设置在球形阀体外沿,启闭气缸通过支撑杆、转轴、托臂连接球形阀板作上下0-60度摆动,来起到放料的功能。这种出料阀门,开启时,由于气缸带动阀板的上下摆动,使得阀板只能在60度的角度内摆动,出料时,出料口未能全部畅通,出料受阻,还会有部份料残留在阀板上,未能排尽。关闭时,由于阀板的关闭靠气缸传递力量给转轴、托臂,经常动作后,托臂有松动就会引起阀板关闭不严,引起漏料现象。且阀板上粘的密封圈时有脱落,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出料迅捷,关闭严密,维护简单的VC混合机出料阀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VC混合机出料阀门包括气缸、阀外壳、球形阀体,采用螺钉、固定法兰将阀外壳与球形阀体固定成一体,特征是:所述球形阀体上设置有起到转动与支撑作用的两个托臂,铜套分别套装在两个托臂上,所述铜套上套装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用螺钉紧固在阀外壳上,球形阀体上的两个托臂通过支撑套与气缸连接,气缸带动球形阀体转动。
所述球形阀体与固定法兰及阀外壳配合处设置有四氟乙稀密封圈。所述球形阀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球形阀体占整个球体表面的1/4,其余部份均为空的。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启闭气缸,能控制球形阀体呈90度角度翻转;开启气缸时,球形阀体可转过90度,将出料口开至最大,排料;关闭气缸时,球形阀体复位,与四氟乙稀密封圈紧密配合,密封性能好,不漏料;且四氟乙稀密封圈更换方便,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气缸1、支撑套2、球形阀体3、阀外壳4、固定法兰5、四氟乙稀密封圈6、铜套7等。
本发明采用螺钉、固定法兰5将阀外壳4与球形阀体3固定成一体。所述球形阀体3与固定法兰5及阀外壳4配合处设置有四氟乙稀密封圈6。所述球形阀体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球形阀体3上设置有起到转动与支撑作用的两个托臂,两个铜套7分别套装在两个托臂上,所述铜套7上套装支撑套2,所述支撑套2用螺钉紧固在阀外壳4上,球形阀体3上的两个托臂通过支撑套2与气缸1连接,气缸1带动球形阀体3转动。
当阀门关闭时,球形阀体与混合机刀片保持一定间隙,避免混合机运行时桶底出料口积料。当开启阀门时,球形阀体可由气缸控制,转过90度,因球形阀体只有整个球体表面的1/4,其余部份均为空的。翻转后,出料口畅通无阻,出料迅捷而干净,转动时不会触碰到混合机元件。在出料口位置,固定法兰5、阀外壳4与球形阀体3相配合处采用四氟乙稀密封圈,因球形阀体为不锈钢材质,而四氟乙稀具有弹性及优异的自润滑性,与球形阀体配合,密封性能好,且翻转时轻松自如,球体表面不易磨损。开启关闭过程中不会有粉末粘在出料口上。由于球形阀体带有两个固定的托臂,托臂通过支撑套直接与气缸连接,气缸动作直接带动球形阀体作90度翻转运动,方便快捷。且球形阀体与出料口密封处采用四氟乙稀密封圈,软硬配合,保证出料密封,长期运行后若需更换四氟乙稀密封圈,只需松开固定法兰,即可更换四氟乙稀密封圈,操作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光粉体加工工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光粉体加工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