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7529.1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75/00 | 分类号: | D05B7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以将底座连接于台板的铰链为中心放倒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包括底座、支柱和机臂。支柱以在底座上竖立的形态设置。机臂以在支柱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形态设置。
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和62年第254793号记载的缝纫机中,底座通过铰链而连接于平坦的台板上。铰链具有水平轴。操作员将缝纫机成为竖立姿态而使用。竖立姿态是指在底座上支柱和机臂竖立的姿态。操作员能将缝纫机成为放倒姿态。放倒姿态是指将底座、支柱和机臂以铰链的轴为中心放倒的姿态。操作员当检查底座内部时,使缝纫机成为放倒姿态。底座成为放倒姿态,从而底座在台板上露出。操作员能容易地执行检查作业。
铰链设置于底座的后侧。操作员将支柱和机臂向后方放倒,从而实现放倒姿态。在放倒姿态中,支柱或机臂碰撞台板。操作员将支柱或机臂放倒时,支柱或机臂碰撞台板,从而存在碰撞部分损坏的问题。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和62年第254793号记载的缝纫机包括安装于支柱后侧的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对加工布的送布量进行调节。其他缝纫机包括安装于支柱后侧的马达。当将缝纫机成为放倒姿态时,所述步进电机或马达有时会碰撞台板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抑制在缝纫机的放倒姿态中与台板接触部分的损坏的问题。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底座和台板通过铰链而连接,能将所述底座、该底座上的支柱和机臂的姿态以所述铰链的水平轴为中心转换为竖立姿态和放倒姿态,所述缝纫机包括: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是弹性材料制成的,设置于所述支柱上,当转换为所述放倒姿态时碰撞所述台板,并支承所述底座、支柱和机臂。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设置于支柱的支承构件。当将缝纫机成为了放倒姿态时,支承构件碰撞台板,并将底座、支柱和机臂支承于台板上。支承构件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台板接触支承构件。支承构件缓和支柱和台板的冲击,抑制接触部分的损坏。支承构件不是设置于台板,而是设置于支柱上。台板不具有支承构件的突起。操作员能在无需留意加工布挂在台板上的状态下,进行缝制。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马达对所述支柱和机臂内部的缝纫机主轴进行驱动,该马达通过托架而安装于所述支柱外部的与所述铰链相同的一侧,所述支承构件设置于所述托架上。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安装于支柱外部的马达。马达驱动缝纫机主轴。支承构件安装于马达安装用的托架上。托架位于与铰链相同的一侧。当将缝纫机以铰链为中心放倒时,支承构件首先在与铰链相同的一侧碰撞台板。支承构件将底座、支柱和机臂支承于台板上,并通过托架而支承马达。
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所述托架包括支承板和倾斜部,该支承板具有将所述马达嵌合而固定的开口部,所述倾斜部连接于所述支承板的下部,并向所述支柱倾斜,所述支承构件设置于所述倾斜部。
托架包括:具有将所述马达嵌合而固定的开口部的支承板,以及在支承板的下部向支柱倾斜的倾斜部。支承构件设置于倾斜部。倾斜部防止当缝纫机放倒时托架下部碰撞台板。在将缝纫机大大地放倒的状态下,设置于倾斜部的支承构件碰撞台板。在放倒姿态中,底座几乎都在台板上露出,从而操作员能容易地执行底座内检查。马达嵌合于支承板的开口部。支承板碰撞台板时,缓和通过支承构件施加的振动。马达不容易受到碰撞时的振动影响。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还包括盖子,该盖子覆盖所述马达和托架的外侧,所述支承构件从形成于所述盖子上的突出孔突出。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覆盖马达和托架外侧的盖子。设置于托架上的支承构件经过突出孔在盖子的外侧突出。当缝纫机放倒时,支承构件比盖子先碰撞台板,从而盖子不会碰撞台板。
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在所述盖子中与所述突出孔的周围紧贴的紧贴部。
紧贴部从盖子内侧封锁突出孔,从而支承构件能防止灰尘进入盖子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后视图。
图3是托架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支承构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缝纫机成为了竖立姿态时的右侧视图。
图6是缝纫机成为了放倒姿态时的右侧视图。
图7是将变形例中的缝纫机从右后方看到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表示较佳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说明中所使用的方向(前、后、左和右),在图1至图3中用箭头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