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织物生物改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7616.7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飞;张卫玲;巩继贤;李政;李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C12S11/00;C12N1/20;D06M101/3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织物 生物 改性 方法 | ||
1.一种涤纶织物生物改性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诱导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产生氧化酶的方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的培养: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30-37℃,斜面固体培养基中培养12-18h,存于4℃冰箱中备用;所述固体培养基的成分是:磷酸二氢钾3g/L,磷酸氢二钠7g/L,氯化铵1g/L,氯化钠5g/L,硫酸镁0.25g/L,琼脂粉18g/L和底物对苯二甲酸3g/L;
(2).涤纶改性溶液的配制:按照液体培养基的成分,配制对苯二甲酸浓度为1-3g/L的涤纶改性溶液150ml,装在500ml锥形瓶中,121℃下包扎灭菌25min后,冷却后备用;所述液体培养基的成分是:磷酸二氢钾3g/L,磷酸氢二钠7g/L,氯化铵1g/L,氯化钠5g/L,硫酸镁0.25g/L,对苯二甲酸用量为1-3g/L;
(3).涤纶织物的改性:先将涤纶织物置于无菌操作台中,紫外线灭菌0.5h,待用;再将斜面培养基中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种转接到涤纶改性溶液中;然后将涤纶织物加入到已转接菌种的改性溶液中,于30-37℃,振荡培养器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使菌体生长,产生相应的氧化酶,催化改性涤纶织物;改性过程中,需要补加诱导底物和无菌蒸馏水:每隔1-3天,向转接菌种的改性溶液中补加1-3g/L的诱导底物对苯二甲酸;每隔3-5天,向改性溶液中补加20ml无菌蒸馏水;改性过程持续5-15天;
(4).织物的清洗:将改性后的涤纶织物取出,先用自来水细流冲洗,并轻拭织物表面,充分去除表面附着的菌体和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最后用超声波清洗5min,晾干后,即得到改性涤纶织物。
2.一种改性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涤纶织物生物改性的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6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子锁
- 下一篇:铸态中厚板冷冲压模具合金钢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