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系统管道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7968.2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利匡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8 | 分类号: | C04B26/18;C04B14/06;C04B14/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系统 管道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混凝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管道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市政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将原料制成一定长度的截面为U形的槽,在使用时将预制槽拼接成管道材料,这样采用预制件拼接的方式即便于运输,又能降低施工时间。
目前国内使用的预制槽都是水泥、铸铁、PVC等材料制成,但是这些材料普遍存在防风性能差、抗腐蚀性能差、抗压抗弯强度不足的问题。也有报道采用不饱和聚酯邻苯树脂作为原料制备排水系统管道,但是树脂用量较大,在20%-30%范围内,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环保、耐腐蚀、耐压抗寒,使用寿命长,综合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超过行业标准,便于运输安装的排水系统管道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排水系统管道材料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排水系统管道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 8-9,砂子 22-36,石子 40-50,碳酸钙 15-20。
所述管道材料优选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 8-9,砂子 22-28,石子 46-50,碳酸钙 18-20。
上述管道材料最优选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树脂 8,砂子 22,石子 50,碳酸钙 20。
该配方中还可加入促进剂和固化剂,在温度25℃时,促进剂的用量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重量的0.2-0.5%,优选0.4%,固化剂的添加量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重量的0.4-0.8%,优选0.6%。一般温度每降10℃,促进剂、固化剂都要增加10个百分点,相反温度每升高10℃,促进剂、固化剂用量都按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
本发明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为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在25℃条件下,粘度为700-900mpa.s。本发明所述砂子为粒径为0.2-0.8毫米的黄沙,石子为粒径为2~8毫米的岩石砂,碳酸钙为200-400目的重质碳酸钙,优选为200目的重质碳酸钙。所述促进剂优选为异锌酸钴,固化剂优选为甲乙酮。
上述排水系统管道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砂子,石子和碳酸钙等原料均匀混合;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置于模具中定型;
(3)、脱模后置于定型台定型。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混合温度为为15-30℃,优选为常温;步骤(3)中定型时间30-40分钟。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排水系统管道材料树脂用量少,成本低、环保无污染、耐腐蚀、耐压抗寒,使用寿命长,综合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超过行业标准,并且便于运输安装,制成的排水系统管道可以作为地沟、排水管、雨水槽、U型排水槽、聚合物混凝土管道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中每重量份为1kg):
实施例1
本发明排水系统管道材料的优选实施例,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 8重量份,砂子 22重量份,石子 50重量份,碳酸钙 20重量份,在温度25℃时促进剂的用量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重量的0.4%,固化剂的添加量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重量的0.6%。
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在温度25℃时,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粘度为700-900mpa.s,石子为粒径2~8毫米的岩石砂,砂子是粒径为0.2-0.8毫米的黄沙,碳酸钙为200目的重质碳酸钙,促进剂为异锌酸钴,固化剂为甲乙酮。
该排水系统管道材料的制造方法:
步骤(1):将上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砂子,石子,碳酸钙,促进剂和固化剂在常温下均匀混合。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置于模具中定型;
步骤(3):采用脱模剂(工业蜡)脱模后置于定型台定型约30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排水系统管道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利匡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利匡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