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部凸台横向、前后错位布置的焚烧炉炉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8377.7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李翔;朱新才;唐一科;林顺洪;肖大志;田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横向 前后 错位 布置 焚烧 炉炉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的主要部件焚烧炉炉排,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头部凸台横向、前后错位布置的焚烧炉炉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卫生填埋、堆肥、废品回收等。在垃圾处理常规技术中,焚烧处理具有减量效果明显,无害化彻底,占地量小,余热能得到利用,二次污染少等优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废弃物焚烧炉的最重要的部件是焚烧炉炉排系统。焚烧炉炉排系统负责炉内垃圾运送,同时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和扰动度,提高燃烧效率。
现在已有多种类型的焚烧炉排问世,尤其是所谓的往复式焚烧炉排。往复炉排形式的炉排片像屋顶瓦片一样有规则地重叠在一起,组成垃圾燃烧的支撑体。可前后运动的炉排片与固定炉排片交替相间,其相对运动引起垃圾向前、后运动。在往复式推动炉排上,垃圾层被强烈地连续的翻转和搅动,使垃圾层反复松散和重新排列。
目前,中国垃圾具有热值低,水分含量高等特点,为保证焚烧炉出口温度稳定在850 以上,需要在炉排上堆积足够高的垃圾。因此,要求炉排片能够全方位、充分的翻转、搅动和疏松整个垃圾料层,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由于中国生活垃圾含水量高、成分复杂,造成垃圾干燥和燃烧时易结成团、结成块。因此还要求炉排片减少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使团内的
垃圾与一次风能够充分接触、干燥充分、完全燃烧,以降低热灼减率。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炉排虽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但炉排在横向方向为整齐布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1.单排炉排的头部为整齐的平面,同时单排炉排的凸台或顶面也为整齐的平面。在自然状态下,垃圾在炉排系统横向方向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无相对运动趋势,增加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
2.炉排运动时,以单排炉排的头部组成的整齐的平面推动垃圾,使得横向方向的垃圾作纵向方向的同步运动。因此,炉排片只在纵向方向搅动和疏松垃圾,对横向方向的垃圾影响不明显,对整个垃圾料层的搅动和疏松效果不明显。
3.另外,由于单排炉排凸台或顶面为平面,炉排运动时,垃圾在横向方向无进一步的跌落,同时炉排对横向方向的垃圾无挤压、打散作用。因此炉排片对结团、成块的垃圾打散效果不明显。
4. 同一排炉排板上两相邻炉排片背面开设的一次风孔为圆形,沿其宽度方向整齐排列,且出风方向为整齐平行风,这就使得一次风与垃圾接触面积减小,增加干燥时间,从而减缓了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且一次风对炉膛内烟气流场扰动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凸台横向、前后错位布置的焚烧炉炉排,以提高搅动、疏松及打散垃圾的效果,加快垃圾干燥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头部凸台横向、前后错位布置的焚烧炉炉排,安装在边梁上的固定横梁穿过同一排固定炉排片尾部的卡槽,形成固定炉排板,安装在拉杆上的活动横梁穿过同一排活动炉排片尾部的卡槽,形成活动炉排板,所述活动炉排板与固定炉排板前后重叠,且相间排列汇集成炉排,在所述每块炉排片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头部凸台,并且每块炉排片的头部凸台上开设有一次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排炉排板上两相邻炉排片的头部凸台在横向、前后均错位布置,且每排炉排片的前端平齐。
采用上述方案,其一,在自然状态下,放置于头部凸台横向、前后均错位布置的炉排上的垃圾,将会处于无序、不稳定和疏松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其二,头部凸台横向、前后均错位布置的炉排运动时,促使焚烧炉料层各处的垃圾高度发生变化,加剧垃圾料层的不稳定,从而便于垃圾打散、疏松;其三,头部凸台横向、前后均错位布置的炉排系统,对焚烧炉内的垃圾料层不仅会产生沿垃圾顺行、逆行方向的影响,也会对焚烧炉宽度方向的垃圾料层产生影响,实现对焚烧炉内的垃圾料层的全方位的打散、疏松、搅拌和混合效果,提高垃圾的干燥、燃烧效率;其四,头部凸台横向、前后均错位布置的炉排运动时,还会对垃圾产生切割、分离效果,甚至成团、结块垃圾的尺寸还会变小、数量也会减少;其五,由于中国垃圾成分复杂,头部凸台横向、前后均错位布置的炉排运动时,还可尽可能的利用垃圾料层内的一定长度的杆状物体,实现对垃圾料层的搅动、疏松作用;其六,每排炉排片的前端平齐,每块受力均匀,每排活动炉排板运行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烧低热值煤气机组煤耗计算方法
- 下一篇: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