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虚食滞胃肠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8406.X | 申请日: | 201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穆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志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1/14;A61P1/04;A61P1/00;A61K3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脾虚食滞 胃肠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理人体胃肠功能的中草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吃穿住行,吃是第一位的,故人体的胃肠功能直接关系到食物的运化吸收,也是健康的第一要素,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胃,一日三餐均需胃肠处理,而目前市场上治胃之药繁多而欠兼顾,或以消导入手,或以补益为要,不能很好的综合胃的功能特点,难以达到“胃病先防”的效果。食积的形成,或因饮食过量,超过了人体的运化能力;或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以致饮食停滞于胃或肠所致。所以前者称为“食滞胃肠”,后者则称为“脾虚食滞”。又依食积夹杂病邪不同,而有食积湿热证、食积气郁证、食积寒凝证等不同类型。中药治疗食滞胃肠性疾病多从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方面入手,能够从整体上治愈或缓解该证候,且疗效显著而持久,无反复及副作用,治疗上具有较大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食滞胃肠的药物,消补并进,标本兼顾,消积而不伤正,补益而不伤胃,真正做到了胃病先防。倘使后天脾胃健运,水谷精微达于全身,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将大增,亦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脾虚食滞胃肠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党参1-10份, 炒白术1-5份,枳实1-5份,
炒槟榔1-5份,炒麦芽1-5份,鸡内金1-5份。
本发明选用以下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党参6份, 炒白术3份,枳实3份,
炒槟榔3份,炒麦芽3份,鸡内金3份。
药理分析:本方具有健脾除痞,消食导滞功能现代研究用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临床多用于和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厌食症等疾病,而属脾虚气滞兼食欲不振、食滞胃肠者。
本方以党参为君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以炒白术、炒槟榔为臣,具有健脾消积,利水降气的作用;以炒麦芽,鸡内金为佐药辅佐君药健脾和消食;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与白术一补一消、补大于消,起到健脾除痞的作用;消食药与补虚药并用;对于脾胃素虚,运化无力,食积内停者能起到标本兼顾,消积而不伤正的疗效。
本发明适于治疗肠胃虚弱食滞胃肠。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积内停所致的厌食症。症状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少不化。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配方选用消食药与补虚药并用,对于脾胃素虚,运化无力,食积内停者,能起到标本兼顾,消积而不伤正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脾虚食滞胃肠的药物,可根据原料及配比利用现有技术制成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包括丸剂、胶囊、汤剂、冲剂、片剂。
实施例1
付XX,男,11岁,平素食欲欠佳,厌食3年,父母督促方少量进食,喜冷饮,时有腹痛便秘或溏,面色萎黄,午后嗜睡,医院诊为“厌食症”,消导药效微。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丸剂:
党参6份, 炒白术3份,枳实3份,
炒槟榔3份,炒麦芽3份,鸡内金3份。
服用上述药方按照常规方法制作的丸剂,一日2次,每次1粒,一周后食量略增,一月时基本能主动取食;服药2月余,诸症消。
实施例2
李XX,女,35岁,纳差10余年,自诉产后食油腻过多所致,面色无华,现不思饮食,食少则饱胀不适,生冷油腻尤甚,口干不欲饮,腹满胀疼,大便或干或溏,舌淡苔厚脉沉,胃肠镜未见异常。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胶囊:
党参3份, 炒白术4份,枳实2份,
炒槟榔2份,炒麦芽4份,鸡内金3份。
服用上述药方按照常规方法制作的胶囊,一日2次,每次4粒,服本药10余日,食量增加,到月余,渐好。
实施例3
赵XX,男,63岁,纳差20余年,患者中年时嗜酒肉,应酬多,致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食则呃逆小腹胀满,大便不成形,一日二三次,舌淡苔腻脉弦。
由下述药方按照常规方法制作冲剂:
党参8份, 炒白术2份, 枳实4份,
炒槟榔5份,炒麦芽21-5份,鸡内金5份。
服本方制作的冲剂10余日,食欲转佳,继服二月余,症状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志明,未经穆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胆结石内服药
- 下一篇:治疗脑溢血、脑血栓内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