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找平腻子粉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8975.4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光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319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找平 腻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内外墙打底的一种节能找平腻子粉。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用以内外墙打底的材料繁多,传统有采用石膏、滑石粉、石灰膏、白水泥渗入107胶,搅拌成膏状进行施工刮底,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尤其内墙打底方面,已摒弃了107胶,大部分采用腻子粉调水打底。腻子粉主要由重质碳酸钙、白水泥等材料加工而成,打底固化后硬度适中,方便于砂平。现有腻子粉的主要指标是抗龟裂、不起皮、不脱落,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水性。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腻子粉的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除了一般的要求外,还需考虑节能环保的诉求。
目前腻子粉多以无机胶凝材料为基料,辅以大比例的填料,如石英粉、滑石粉、方解石粉等,以增加腻子的固体含量和改善施工性能,但这些填料大大增大了腻子粉本身的比重,为腻子的包装运输和施工过程增加了极大的不便,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施工成本。
如何开发出一种即环保、节能、施工便利,又能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腻子粉已成为今后腻子发展的趋势,而目前,在国内同时具备轻质隔热保温特性的节能找平腻子粉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水调制、含有纤维、具有轻质特性和保温隔热功能的节能找平腻子粉。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找平腻子粉,其特征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其中:白水泥20%-30%、灰质钙粉5%-10%、重质碳酸钙粉40%-60%、50-100目的轻质砂5%-15%、增强纤维0.1%-1%、聚乙烯醇0.1-1.5%、纤维素0.1%-1.8%、聚合物粉末1%-3%;其中轻质砂为聚苯颗粒、玻化微珠,或者膨胀珍珠岩之择一物质,增强纤维为2mm聚丙烯纤维,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配方所选用的原材料中,添加了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轻质砂和防龟裂作用的增强纤维,与传统的墙体腻子粉相比,使用此配方生产出来的腻子粉具有保温、隔热、吸音等功能特性,同时还具有环保、附着力强、易打磨、抗龟裂、耐水、厚质等优点。而且由于轻质砂比重仅为普通填料的1/5-1/8,采用该轻质填料大大减轻了腻子粉的重量,为其包装运输和施工过程增加了极大的便利,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施工成本,符合现如今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生产100份节能找平腻子粉为例,优选加工好的原料,按成分所占重量比例分别为:425#白水泥28%、灰质钙粉7%、重质碳酸钙粉51%、80目聚苯颗粒9%、2mm聚丙烯纤维0.5%、聚乙烯醇0.9%、羧甲基纤维素1.1%、聚合物粉末2.5%。
在容器中先放入大约一半量的白水泥、灰质钙粉、重质碳酸钙粉和聚苯颗粒,搅拌10分钟后;而后加入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和聚合物粉末,搅拌10分钟后;再加入剩余的白水泥、灰质钙粉、重质碳酸钙粉和聚苯颗粒,继续搅拌30分钟出料,排气后装袋,并可按袋装标准称重后封口。按照上述配比混合调制的腻子粉,加水调成膏状,可用于墙面打底。
按照所述制备方式制备本发明的一种节能找平腻子粉,其各项性能指标如下:
实施例二:
按上例相同的工艺,并按下列优选原料的比例范围,将原料混合搅拌,其中425#白水泥28%、灰质钙粉8%、重质碳酸钙粉55%、70目玻化微珠5%、2mm聚丙烯纤维0.6%、聚乙烯醇0.7%、羧甲基纤维素0.8%、聚合物粉末1.9%。
按照所述制备方式制备本发明的一种节能找平腻子粉,其各项性能指标如下:
实施例三:
按上例相同的工艺,准备好原料,并按下列优选原料的比例范围,将原料混合搅拌,其中425#白水泥29%、灰质钙粉7%、重质碳酸钙粉44%、100目膨胀珍珠岩15%、2mm聚丙烯纤维0.7%、聚乙烯醇0.7%、羧甲基纤维素1.3%、聚合物粉末2.3%。
按照所述制备方式制备本发明的一种节能找平腻子粉,其各项性能指标如下:
测试本发明腻子样品,发现本发明腻子粉有很突出的隔热保温功能,导热系数低,打磨性能好,附着力优异,耐水抗渗。而且干密度较低,极大地减轻运输和施工的负荷,纯属节能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光,未经陈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9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