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107.8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翁正平;吴冲龙;刘刚;何珍文;李晶;何世波;田宜平;刘军旗;张夏林;李新川;孔春芳;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内容 三维空间 自适应 日志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用户调用系统程序包自动创建结构相异的三维空间数据表、日志表及其相应表的触发器;
②在客户端程序中用户需要存储要素对象的数据时,调用用户程序包动态创建基本结构相同的三维空间要素对象表、要素对象的LOD信息表和对应表的触发器,并通过触发器获取详细的日志信息;
③当用户暂时不处理部分数据表时,在服务器端通过设置触发器开关,及时释放数据库资源;
④数据库日志信息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利用程序备份的TXT日志信息文件,将其加载到数据库端,实现日志的快速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①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三维空间数据的特性和需要记录的日志信息类型,将需要在新建用户时创建的数据表和日志表以及相应触发器的SQL语句程序块记录在系统程序包中;
动态存储要素对象时用于创建要素对象表、要素对象LOD信息表和触发器的SQL语句程序块记录在用户程序包里;
系统程序包在新建数据库用户前加载到数据库服务器端,用户程序包在新建数据库时随程序一起加载到新建的用户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①中,根据三维空间数据的结构和类型特性,在创建新的数据库用户时自动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存储函数实现自动创建结构相异的数据库表、日志表和表触发器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②中,当管理员向数据库中存储要素对象时,利用数据库用户程序包内的存储过程和函数动态创建基本结构相同的三维空间要素对象表、要素对象LOD信息表及其表触发器,进而向数据库中存入三维空间数据要素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程序调用程序包中的存储过程,数据管理员可以禁用部分暂时不使用的触发器,释放数据库资源,需要时则选择触发器对其进行启用。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控的数据为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三维空间数据,监控记录的内容来源于所述步骤①中创建的触发器获取的各种日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①中,创建的所述三维空间数据表包括三维空间数据的工程表、图层表、要素类表、纹理表、材质表、拓扑信息表、索引表;
所述步骤①中,创建的所述日志表包括系统日志表、用户登录日志表和数据库更新日志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内容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日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包括以下子步骤:
将日志数据备份到本地的TXT文本,当日志数据被破坏时将TXT文件导入数据库重载日志数据;
利用所述表触发器记录的日志内容,选择某个具体时刻的数据进行恢复,利用日志记录的详细操作内容在数据库中进行恢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1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eb应用细粒度性能建模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