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203.2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翁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17/00;F21V19/00;F21V7/2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含:
一个框架单元,包括一个金属背板、一个能拆卸地组合于该金属背板上的外框,及一个由该金属背板与该外框相配合而界定出的安装空间;
一个发光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金属背板上且位于该安装空间中的电路板,及多个间隔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电路板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金属背板上的连接面,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面的安装面,所述发光二极管是间隔地设置于该安装面上;
一个导光板,包括一个安装于该安装空间中的板体,该板体具有一个面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入光面、一个连接该入光面且面向该金属背板的反射面,及一个连接该入光面且相反于该反射面而面向该外框的出光面;以及
一个反射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安装面上且供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设的第一光线反射结构,及一个设置于该外框上且介于该外框与该板体的出光面间的第二光线反射结构,该第一、二光线反射结构皆为塑化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单元的第一光线反射结构包括一个靠抵于该电路板的安装面上的聚酯补强膜片、一个结合于该聚酯补强膜片上的聚酯光学反射片,及多个间隔地贯穿该聚酯补强膜片与该聚酯光学反射片并供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设的穿孔,该反射单元的第二光线反射结构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光线反射结构的聚酯补强膜片一体连设的聚酯连接补强膜片,及一个结合于该聚酯连接补强膜片上且与该第一光线反射结构的聚酯光学反射片一体连设的聚酯连接光学反射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单元的第一光线反射结构包括一个靠抵于该电路板的安装面上的聚酯补强膜片、一个结合于该聚酯补强膜片上的聚酯光学反射片,及多个间隔地贯穿该聚酯补强膜片与该聚酯光学反射片并供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设的穿孔,而该第二光线反射结构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光线反射结构相间隔地贴附于该外框上且介于该外框与该板体的出光面间的光学反射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单元的第一光线反射结构包括一个镀附于该电路板的安装面上的聚酯反射镀层,而该第二光线反射结构是一个与该聚酯反射镀层相间隔地贴附于该外框上且介于该外框与该板体的出光面间的光学反射条。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单元的金属背板具有一个撑抵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支撑部,及一个自该支撑部周缘向上延伸且设置于该电路板的连接面上的安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单元还包括一个贴附于该金属背板的支撑部的反射片,该反射片是位于该金属背板的支撑部与该导光板的板体的反射面间且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2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