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494.5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段二红;郭斌;任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离子 液体 吸收 硫化氢 气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气体(H2S)作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一种高刺激性剧毒性恶臭气体,在有氧和湿热条件下,将会引起设备和管路腐蚀、催化剂中毒,严重威胁人身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恶臭异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对H2S排放量作了严格的限制。目前国内外脱H2S技术已比较成熟,脱H2S方法及脱H2S工艺众多,主要有干法和湿法脱H2S工艺;但是仔细研究后发现,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脱H2S,都存在不足:干法脱H2S效率不高,脱H2S剂再生困难,硫容相对较低,主要适用于低浓度精细脱H2S;湿法脱H2S虽然处理量大,脱H2S效率高,可连续操作,但投资运行费用也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离子液体的无味、无恶臭、无污染、不易燃、易与产物分离、易回收、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传统挥发性溶剂的理想替代品,它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吸收剂的使用所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安全以及设备腐蚀等问题,为名副其实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且现有处理技术的局限性,用离子液体作为吸收酸性气体的吸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现在研究的很多离子液体对H2S的溶解度都较小,且存在粘度大,离子液体的成本高,合成过程长,合成过程污染较严重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该方法过程简单,易操作,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且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烷基卤化铵、硫氰酸铵、氯化铵、溴化铵或乙酰胆碱的一种与己内酰铵按摩尔比为1∶1~10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在25~120℃下反应1~10小时,然后将所得液体在20~80℃真空干燥1~10小时,得到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离子液体;
b.将步骤a所得的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离子液体放置于吸收器中,在温度为20~150℃条件下,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所述步骤a的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离子液体中,所述的离子液体吸收H2S的压强为常压,残余硫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所述的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所述的烷基卤化铵为四甲基氟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乙基氟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丙基氟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丙基溴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戊基氯化铵、四戊基溴化铵、四己基氯化铵、四己基溴化铵、四庚基氯化铵、四庚基溴化铵、四辛基氯化铵、四辛基溴化铵、四壬基氯化铵、四壬基溴化铵、四癸基氯化铵、四癸基溴化铵、十一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三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三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五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所述烷基卤化铵、硫氰酸铵、氯化铵、溴化铵或乙酰胆碱的一种与己内酰铵按摩尔比为1∶1~5。
所述的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它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称取0.1摩尔己内酰铵和0.1摩尔四丁基溴化铵,将己内酰铵加入反应釜中,打开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100rpm,加入全部四丁基溴化铵,在25℃下反应10h,然后将所得液体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1h;
将所得的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离子液体放置于吸收器中,吸收器中放置搅拌转子,20℃恒温,以10mL/min的速度向吸收器中通入H2S气体,每隔0.5h称量吸收器的重量,直至恒重,所述的离子液体吸收H2S的压强为常压,残余硫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硫化氢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人造纤维、天然气净化、硫化染料、石油精炼、煤气制造、污水处理、造纸等生产工艺及有机物腐败过程等产生的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齿轮滚齿加工设备
- 下一篇:5人制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