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人消化性溃疡的内服药物组方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730.3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董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玺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化 性溃疡 内服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疾病防治药物组方,尤其是一种治疗人消化性溃疡的内服药物组方。
背景技术
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是多种病因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幽门弯曲螺旋杆菌(HP)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是两大主要病因。该病以上腹痛(约2/3呈节律性疼痛)、腹胀满、嗳气、反酸、厌食等为共同的症状,在此基础上合并有三喜症状(喜热饮、胃区喜按、喜热敷)为特点的大有人在,治疗方法、药物繁杂多样,疗效参差不齐。为此,发明人做了大量的实验和工作,总结出了一整套治疗人消化性溃疡的内附药物组方,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内服药物对人消化性溃疡伴三喜症状的治疗疗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选用中草药配制配方,应用于人消化性溃疡伴三喜症状的内服药物的筛选,旨在优选出最佳而特效的治疗人消化性溃疡伴三喜症状的内服药物组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炙黄芪,又名黄芪、生黄芪、绵黄芪,有升阳益胃、补气健脾的作用,药物研究证明有杀灭HP的作用;炒白芍:又名炒芍药、白芍药,有补血、平肝阳、敛阴、止痛之功效,药理作用:解痉、镇痛、抗菌;桂枝,又名嫩桂枝、桂枝片、广桂枝,能温经通阳健胃,尚有抗菌作用,对HP高度敏感;炙甘草:又名甘草、生甘草,有补气健脾、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之功,药理作用:解毒、解痉、抑制胃酸分泌;生姜:又名煨生姜,能温中止呕,药理作用:镇痛、抗炎、镇吐;大枣,又名干枣、丹枣、红枣,能补脾胃,调和诸药;饴糖,又名胶饴,功用滋养、缓和、镇痛,补气虚、润五脏;砂仁,又名缩砂仁、春砂仁、阳春砂,功效燥湿,理气,开胃,药理作用:健胃、祛风;乌贼骨,又名海螵蛸、墨斗鱼骨,功主收敛,主治胃炎、胃溃疡、胃酸过多;元胡,又名玄胡索、延胡、延胡索,有活血、止痛、行气之功,药理作用:镇痛、镇静,对HP中度敏感;附子,又名制附子、熟附子、淡附子、炮附子,有温中止痛的作用,药理作用:抗炎、局麻、镇痛;痢特灵,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效能的药,抗HP作用强,HP不易产生耐药性。
配方组成:
炙黄芪15-30g、炒白芍12-15g、桂枝6-8g、附子5-8g、砂仁3g、乌贼骨20-30g、元胡10g、炙甘草3-6g、生姜2-3g、大枣10枚、饴糖30-60g。
使用方法:
将上述中草药按上述量称取混装在一起为一副中药,每日早晚空腹服用上方中药煎剂一副。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周,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6周,同时在治疗的第一、二周均服用痢特灵,每次100mg,每日早晚两次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玺,未经董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发器
- 下一篇:压痕法测试脆性材料的硬度、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