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0022.1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4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满军;丁凡;李其朋;陈兴达;笪靖;满在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7/08 | 分类号: | H01F7/08;H01F7/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型盘式 比例 电磁铁 | ||
1.一种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包括中空的导磁外壳体(9)、内设空腔的导磁铁芯柱(8)、控制线圈(7)、衔铁(2)和推杆(6);导磁铁芯柱(8)套装在导磁外壳体(9)的内腔中,在导磁铁芯柱(8)与导磁外壳体(9)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置控制线圈(7),其特征是:所述衔铁(2)包括底部(21)和与底部(21)固定相连的环形侧壁(20),所述环形侧壁(20)的端面为外围高中间低的台阶面(22),在环形侧壁(20)的外表面设置与底部(21)相齐平的外圈(25),环形侧壁(20)位于导磁铁芯柱(8)与导磁外壳体(9)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环形侧壁(20)的外表面与导磁外壳体(9)之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工作气隙Ⅰ(203),环形侧壁(20)的内表面与导磁铁芯柱(8)之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工作气隙Ⅱ(204),衔铁(2)的外圈(25)与导磁外壳体(9)之间的间隙形成轴向工作气隙Ⅲ(201),衔铁(2)的底部(21)与导磁铁芯柱(8)之间的间隙形成轴向工作气隙Ⅳ(202);所述推杆(6)贯穿导磁铁芯柱(8)和衔铁(2)的底部(21),推杆(6)与衔铁(2)固定相连,推杆(6)与导磁铁芯柱(8)滑动相连;在导磁铁芯柱(8)与导磁外壳体(9)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还设置永磁体(4),所述永磁体(4)位于环形侧壁(20)和控制线圈(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所述环形侧壁(20)由外圈环形侧壁(23)和内圈环形侧壁(24)组成,外圈环形侧壁(23)的外表面与导磁外壳体(9)之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工作气隙Ⅰ(203),内圈环形侧壁(24)的内表面与导磁铁芯柱(8)之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工作气隙Ⅱ(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所述外圈环形侧壁(23)轴向长度为L1,内圈环形侧壁(24)的轴向长度为L2,L1=L2+0.5~2.5mm;所述外圈环形侧壁(23)的径向长度H1>2mm,内圈环形侧壁(24)的径向长度H2>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所述永磁体(4)为环状永磁体,其磁化方向为径向辐射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在底部(21)与导磁铁芯柱(8)之间的间隙内设置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限位片(3),所述限位片(3)套装在推杆(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所述滑动支撑部件(5、10)与导磁铁芯柱(8)固定相连,推杆(6)在滑动支撑部件(5、10)中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在导磁外壳体(9)上设有与导磁外壳体(9)的内腔相连通的导线孔(9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导磁铁芯柱(8)、导磁外壳体(9)和衔铁(2)均为导磁体,推杆(6)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阶梯型盘式比例电磁铁,其特征是:外圈环形侧壁(23)轴向长度L1为5.5~8mm,内圈环形侧壁(24)的轴向长度L2为5~5.5mm;且L1=L2+0.5~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0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