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木复合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0046.7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国田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0 | 分类号: | B2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木复合板,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用的竹木复合板。
背景技术
由于承重的需要,集装箱用地板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长期以来,传统的集装箱地板大多采用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热带阔叶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成本极高。此外,集装箱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已经导致原木资源濒临枯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采用可再生速生材资源取代原始森林资源用于地板生产势在必然。
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林速生材主要有桉木、松木、杨木、竹木等。其中,桉木、松木和杨木生长周期短,在我国有大量种植,因此适合批量生产,然而由于木质疏松的先天不足,用这些速生木质材料生产出来的木地板强度难以满足集装箱承重的要求。
竹材具有密度大、强度好的特点,目前出现的竹木地板有纯竹木地板、竹木复合地板等。工艺上一般都是先将竹材破成竹片,将烘干后的竹片编制成纵横交错的竹片单板,或者将竹片平铺排列,再通过胶线连接成竹片单板。有的工艺中竹片单板需要预先经过浸胶处理后再组坯使用,成本较高,工艺比较复杂;也有的工艺中竹片单板不通过浸胶而直接用于组坯,但由于竹片在烘干后容易变形,变形后的竹片编成的竹帘成型较差,在组坯时整理工作量较大,组坯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形成离/叠芯的情况,生产出来的地板质量极不稳定,因此无法形成批量生产。上述原因严重制约了速生林材料在集装箱地板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木复合板,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可满足集装箱用地板的要求,可大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竹木复合板,其特征是:
所述的竹木复合板包括面层、上加强层、芯层、下加强层、底层,所述的面层、上加强层、芯层、下加强层、底层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所述的竹木复合板由面层、上加强层、芯层、下加强层、底层胶合热压而成,
所述的面层为木单板层,包括一层木长中板和一层木短中板,所述的木长中板位于木短中板的上方,
所述的上加强层和下加强层为竹木混合层,包括若干层木长中板和竹条单板,所述的竹条单板设置于相邻的木长中板之间,所述的竹条单板由竹条按顺纹方向排列编成,
所述的芯层为木单板层,包括多层木单板,
所述的底层为木单板层,包括一层木长中板和一层木短中板,所述的木长中板位于木短中板的下方。
其中,所述木长中板的顺纹方向与所述竹木复合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木短中板的顺纹方向与所述竹木复合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竹条长中板的顺纹方向与所述竹木复合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竹条短中板的顺纹方向与所述竹木复合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本发明所述的上、下强化层主要是通过增加竹条单板起到强化作用。
按照一种优选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竹条单板包括竹条长中板和竹条短中板,所述靠近面板或底板一侧的竹条单板为竹条长中板。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靠近芯板一侧的连续两块木长中板之间为竹条短中板或木短中板。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芯层包括5层或7层木单板。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竹条单板由竹条按顺纹方向排列用胶线编成。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竹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竹条的直径为1.5mm~5mm。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竹条的截面为方形,所述方形竹条的边长为1.5mm~5mm。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竹条的截面为等边多边形,所述等边多边形竹条的对角线长度为1.5mm~5mm。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由竹条编成的竹条单板易于编织、成型好,而且竹条单板和木板的顺纹方向强度高。因此,由纵向和横向交错排列的各个板所组成的复合板的抗弯性能较好,可以有效地加强整个复合板的抗弯强度,满足集装箱用地板的承重要求,可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竹条长中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竹条短中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国田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国田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置信度量的自动聚焦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铁路司机报单自动生成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