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伏发热装置和采用该装置的取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0140.2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星;张国洪;吴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贝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13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热 装置 采用 取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室内场所冬季取暖的节能系统,即太阳能光伏发热装置和采用该装置的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取暖配置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空调和传统的暖气,此两类取暖方式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其有一共同的弊端,即同属于局部升温装置,因为它们的供热方式属于横向发热,而热气流是向上运动的,因此,一直以来,空调和传统的暖气的室内整体加热效果均不理想;传统医学理论表明,“暖身先暖足”,而空调和传统暖气由于其横向散热的特点,使得很多人在温暖的室内仍然感觉到脚凉腿凉。同时,传统的取暖设备还会浪费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
现有的地暖方式包含水地暖、电地暖等,如水暖管道设备、电热膜、电缆发热地暖、尚兰格发热地板等,此类地暖的发热效果虽然远远高于传统的取暖方式,但由于其自身耗能比较大,也会耗费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作为能源供给低压电能供给导电发热材料发热取暖的发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热装置,包含太阳能发电单元和导电发热单元,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至少包含:太阳能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以及电能输出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以及电能输出装置依次相连,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通过所述电能输出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发热单元;所述导电发热单元至少包含:导电电极和导电发热材料,所述导电发热单元利用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输出的电能产生热能。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发热单元的工作电压为15V~50V。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发热材料由碳纤维、导电炭黑和冲淡剂混合而成。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碳纤维与导电炭黑占所述混合导电发热材料总质量的10%~50%,所述冲淡剂占所述混合导电发热材料总质量的50%~90%,所述碳纤维与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为1∶2至2∶2。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为: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热装置,包含太阳能发电单元和导电发热单元,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至少包含:太阳能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以及电能输出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以及电能输出装置依次相连,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所述电能输出装置与电网相连,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通过所述电能输出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发热单元;所述导电发热单元至少包含:导电电极和导电发热材料,所述导电发热单元利用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输出的电能和电网输出的电能产生热能。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发热材料由碳纤维、导电炭黑和冲淡剂混合而成。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碳纤维与导电炭黑占所述混合导电发热材料总质量的10%~50%,所述冲淡剂占所述混合导电发热材料总质量的50%~90%,所述碳纤维与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为1∶2至2∶2。
本法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伏发热装置的取暖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前述太阳能光伏发热装置的导电发热单元设置于需要发热的建筑材料内。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材料为装饰板块,其上、下表面均经过绝缘处理,且所述装饰板块的底层设置隔热材料。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装饰板块为地板装饰板块或墙面装饰板块或天花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为能源通过供给低压电流使导电发热系统正常工作,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能源最小的节约额外损耗,本发明的导电发热系统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必要时可独立工作,通过生活电网也可提供导电发热系统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贝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贝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现场使用的大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