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0290.3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备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数终端如手机的提示铃声和振动力度都是由用户提前进行设定,终端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存在设定铃声的音量与周围环境不匹配的问题,如在室内铃声太大会影响其他人,在室外铃声太小,容易漏听电话等,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更改终端的音量和振动力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可以根据周围物体的运动状态,调整终端的声音、振动力度等,使终端根据周围环境使用不同的振铃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根据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切换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
较佳的,所述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包括:根据终端外部的物体的图像和/或温度,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切换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包括: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为移动时,将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为预设的移动模式;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将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为预设的静止模式;所述移动模式的音量大于所述静止模式的音量;和/或所述移动模式的振动力度大于所述静止模式的振动力度。
较佳的,所述切换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包括:根据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的运动强度,将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到不同级别的移动模式或静止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触发信号后,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切换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
较佳的,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终端外部的物体的图像和/或温度,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较佳的,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为移动时,将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为预设的移动模式;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将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为预设的静止模式;所述移动模式的音量大于所述静止模式的音量;和/或所述移动模式的振动力度大于所述静止模式的振动力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信号接收器、运动检测器和控制器;
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触发信号;
所述运动检测器,用于当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检测器检测的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切换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
较佳的,所述运动检测器,具体用于根据终端外部的物体的图像和/或温度,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较佳的,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为移动时,将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为预设的移动模式;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为静止时,将终端的振铃模式切换为预设的静止模式;所述移动模式的音量大于所述静止模式的音量;和/或所述移动模式的振动力度大于所述静止模式的振动力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用于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切换所述终端的振铃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通过检测终端周围物体的运动状态,调整终端的声音、振动力度等,使终端根据环境使用不同的振铃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自动调节通话音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具体的,终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根据终端外部的物体的图像和/或温度,检测终端外部的物体运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简单紧凑的光驱锁扣结构
- 下一篇:多通道电流模拟量转换/分配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