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辐射材料及其应用热辐射材料的耐火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0424.1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恩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辐射 材料 及其 应用 耐火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能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热辐射材料及其应用热辐射材料的耐火材料。
背景技术
从目前使用的工业加热炉可以看出,要使工件获得的热量增多,就必需使炉内传热量增加,那就必需提高炉墙发射率和增加炉膛内传热面积。现有的工业加热炉炉壁多数是耐火砖、浇注料或者耐火纤维,它们发射率都很低,且能耗大、加热效率低。
传热学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点:
A)热能传递的形式:辐射、传导、对流。
B)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E=ε0C0(T/100)4,辐射强度E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工业加热炉中,炉膛温度一般为1000℃以上,热辐射能在高温下主要(大约90%)是以辐射的形式传递,所以工业加热炉,主要以热辐射加热为主。
C)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物体的吸收率(又称黑度)等于它的发射率。
D)热辐射能的吸收能力与受热物体的表面黑度成正比。
E)受热物体的热能传导强度与该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
F)不同特性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特性(波长)不同,不同特性的红外线易被其特性相同的物体所接收,即固体物质发射的红外线易为固体吸收,而不易为气体所吸收。
G)根据兰贝特定律:空间各方向发射的辐射能中,法线方向的能量最多,切线方向的能量等于零。
全纤维工业加热炉,采用筑炉材料轻型化,是以容重很小的耐火纤维作为炉体材料,旨在减少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降低能耗,但耐火纤维的发射率很低,这一技术措施只是将热量堵在炉膛内部,却不能解决热辐射能的热射线射到被加热工件上,故节能率不高。全纤维工业加热炉结构采用全纤维,耐火纤维的热发射率更低(ε=0.35)。将热量堵在炉膛内,热射线在炉体内呈漫射状态,确实减少了炉窑的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但是,纤维在高温下发生较大收缩并易粉化。
蓄热式工业加热炉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蓄热式工业加热炉自身设置有套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炉体加入的余热回收装置使得整个炉体结构比较复杂,对加热炉排放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它充分利用加热炉的余热,故节能效果较好。蓄热式工业加热炉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而热量在炉膛内并没有充分利用,只是利用热流下游。但是,给炉体加入余热回收装置使得整个炉体结构复杂、投资大、蓄热体寿命短,因此维护和运行成本较高,也不适用于小型的工业加热炉。
黑体技术是将炉膛和黑体元件共同组成一个红外加热系统,在高温下,仅黑体元件的发射率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但现有的黑体元件在高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开始粉化、脱落和缺损,同时,对炉膛进行全面的强化红外涂装(采用的是一般涂料),涂层易老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难题,并且寿命短(仅几个月涂层就会不起作用),从而使整个炉膛的辐射强化加热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一种热辐射综合强化传热节能技术,提供一种热辐射材料,从而提高了整个炉膛内的高发射率,并且热辐材料根本不老化,寿命长。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辐射材料,包括:辐射材料、填充料和粘接剂,其中,
辐射材料包括:
硅系材料 20~35份;
铁系材料 30~50份;
锰系材料 25~35份;
碳材料 10~13份;
铬系材料 10~15份;
铜系材料 10~12份;
钴系材料 7~10份;
钛系材料 10~14份;
钒系材料 5~10份;
稀土材料 15~20份;
填充料:
锆系材料 40~50份;
铝系材料 40~50份;
石英材料 30~40份;
烧结剂:
耐火粘土 5~10份;
膨润土 10~15份;
苏州土 10~15份;
粘接剂:
无机粘接剂 400~500份。
其中,份代表单位重量或者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恩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恩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硅电池片高效制绒专用腐蚀溶液
- 下一篇:一种苦丁红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