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保暖被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041.6 | 申请日: | 201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崔益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益权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保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被,特别是有关一种使用方便、舒适,且保暖性能好的组合式保暖被。
背景技术
例如,中国专利说明书CN01258119.4公开了《一种保暖被》,如其图所示,该保暖被由一层薄被和一层厚被连接组成。薄被和厚被设有一组供薄被和厚被连接使用的钮扣,魔术贴或拉链,薄被和厚被可采用棉被,羽绒被或其它织物制作的取暖被。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冬季可采用薄被和厚被双层结构,夏季只使用薄被,达到增、减被子的厚度,实现使用目的。
然而,上述被子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上述保暖被上下两层之间的扣件置于两被子周边,使用时两层被子相互吻合,从而使该保暖被仅能作为一般大小被子交换使用。
2、由于上述保暖被的结构设计是使得人员躺置其中时,只能露出头部,因此,躺置者会产生拘束感,不由自主将两手臂伸出被子外,从而易造成受凉。
3、由于上述保暖被周边呈无挡制状态,人员躺置其中时,习惯内叠被子纵向两侧,相对的被窝的空间宽比长更狭,人员长时间躺置其中会产生拘束感,进而难以放松休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组合式保暖被,它使用方便、舒适,且保暖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保暖被,它包括一本体,以及本体之上的被罩及扣件,本体包含一上层被子、一下层被子,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层被子之间,本体的中心设置一上、下扣件,通过所述上、下扣件的闭合,两层被子垂直交叉搭配,使得保暖被被头的上层长于下层,下层被子两头露于上层被子两侧。
上述上、下扣件连设于被芯之上,且在上、下扣件对应部位的被罩上开孔,使得所述上、下扣件装配时露于被罩之外。
本体上、下被子可分开独立使用,其中任意一被子之上的扣件均可安装与之相应的饰品。
上述两层被子之上的扣件可为粘扣、扣带等。本发明组合式保暖被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该保暖被本体的两层被子垂直交叉搭配,可达到使用方便、舒适和保暖的功能;另外,亦可把两层被子重叠搭配,作为一般被子使用。
2、当该保暖被本体的两层被子垂直交叉搭配,则使本体被头的上层长于下层,从而使人员躺置其中时,肩部置于上层被子之下,两手臂可舒适自如地置于两层被子之间,既保暖又没有拘束感。
3、当该保暖被本体的两层被子垂直交叉搭配,则使本体下层被子的两头露于上层被子两侧,当躺置者内叠下层被子露出的两侧,则使人员如置于宽松的睡袋内无拘无束,从而达到最佳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上层被子的底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下层被子尚未使用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两层被子交叉搭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下层被子内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两层被子重叠搭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相应饰品背面勾毛同体魔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独立被子表面扣件装上饰品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组合式保暖被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保暖被包含有一本体11,其中,本体11具有上层被子111及下层被子112,而该上层被子111与下层被子112之间中心位置,设置一上、下扣件113a、113b(如图所示的勾毛同体魔术贴)于被芯之上,且在与之对应部位的被罩上开孔,以便利用上、下扣件113a、113b于被罩外90度旋转启闭,而形成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
如,第一种方式,通过本体11上层被子111与下层被子112垂直交叉搭配,使得本体11被头上层被子111长于下层被子112,故人员(图中未示出)躺置其中时,肩部置于上层被子111之下,两手臂可舒适自如地置于两层被子111与112之间,既保暖又没有拘束感。同时,该保暖被下层被子112两头露于上层被子111两侧(如图3所示),当人员躺置其中,内叠下层被子112(如图4虚线部分所示)外露的两侧时,则使躺置者如置于具有双层叠被111、112的宽松睡袋内无拘无束,从而达到最佳保暖效果。
至于另一种方式,如图5所示,可将本体11上、下两层被子111、112重叠搭配,使其相互吻合,作为普通厚被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益权,未经崔益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照格式过滤和分类
- 下一篇:转子动力系统的横向振动、角振动和扭转振动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