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冲压发动机壳体粘接压配方法及调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1258.7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薛艳龙;余天雄;高建国;王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江北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M1/00 | 分类号: | F16M1/00;B21D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2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冲压 发动机 壳体 粘接压 配方 装置 | ||
1.一种固体冲压发动机壳体粘接压配方法,步骤如下:
(一)发动机壳体调圆:
(1)将与发动机壳体匹配的多个调圆刚性圈依次套在发动机壳体 外,调圆刚性圈在发动机壳体轴向分布间隔距离为180mm~200mm;
(2)调节调圆刚性圈圆周上的对称的一对螺钉,用内径百分表监测 调节螺钉处的发动机壳体内径尺寸,直到大小直径差≤0.3mm为止,以此 类推,直到调整好该调圆刚性圈上的所有对螺钉处的直径;
(3)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调圆刚性圈调整完毕;
(二)配车非金属装配面:
(4)发动机壳体调圆后,发动机壳体内孔按调节螺钉处的各测量直 径求平均值,按此平均值进行配车非金属;
(三)发动机壳体内腔粘接装配非金属绝热层:
(5)将配车后的发动机壳体垂直放置在压力机平台上,采用分段依 次压配非金属绝热层;
(6)将非金属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的对应装配面涂一层D03腻子, 厚度以保证在压配后有腻子溢出,确保装配面压配后被腻子填满;
(7)将涂好腻子的一段非金属绝热层放入发动机壳体上口,非金属 绝热层与压力机压头之间放上保护垫板,启动压力机,将该段非金属绝热 层压入发动机壳体;
(8)在每段非金属绝热层压入发动机壳体至外露10~15mm时,将下 一段对应非金属绝热层对正装入,非金属绝热层与压力机压头之间放上保 护垫板,启动压力机,将该段非金属绝热层压入发动机壳体,如此重复, 直到所有段非金属绝热层压配完;
(9)等腻子固化后,松开螺钉,将调节调圆刚性圈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冲压发动机壳体粘接压配方法,其特 征在于:每段非金属绝热层的轴向长度为200mm~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冲压发动机壳体粘接压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每段非金属绝热层与相邻段的连接口是彼此匹配的带环槽的 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冲压发动机壳体粘接压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非金属绝热层与压力机压头之间保护垫板的直径小于非金属 绝热层外径,大于非金属绝热层内径,厚度为20mm~30mm。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4之一方法的调圆装置,调圆装置是调圆刚 性圈,包括刚性圈,其特征在于:在刚性圈(1)圆周上等间距安装偶数 个螺钉调节机构(2),螺钉调节机构(2)包括螺套(2a),与螺套(2a) 匹配的螺杆(2b),螺杆(2b)尾端有凸头(2g),在凸头(2g)上套装缓 冲压头(2d),缓冲压头(2d)的外围是导向框(2c),导向框(2c)连接 在螺套(2a)上,调圆刚性圈通过导向框(2c)或螺套(2a)与刚性圈(1)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圈(1)圆周 上等间距安装螺钉,相邻螺钉之间的距离为刚性圈(1)弧长的20mm~ 3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调圆装置,其特征在于:螺钉调节机构 (2)还包括置于缓冲压头(2d)与发动机壳体之间的弧形垫片(2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江北机械厂,未经国营江北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2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