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滤芯的分类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459.7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鸿志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分类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机油滤芯的分类回收方法,尤指一种无需藉由大型的粉碎机具,即可将机油滤芯全数拆解,并逐项对机油滤芯的各元件进行回收,在回收的过程中,可将吸附在滤芯的滤纸上的机油予以回收再利用,并且可将原膨松的滤纸挤压为密实状。
背景技术
在传动机具中,内燃机活塞的润滑及冷却,通常是以机油进行,由于活塞不断磨擦汽缸壁,使机油中夹杂有无数铁屑及杂质,缘此,内燃机所应用的机油,通常会令其通过一机油滤芯后,再回到汽缸壁中,以降低汽缸壁的磨损。上述的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中的滤纸筛孔已被塞满,因此必须予以更换,以维持其过滤效能。
由于内燃机的应用极为广泛,举凡汽车引擎、发电机等等,使得每日汰换下来的机油滤芯数量极为可观,因此回收机油滤芯变成必要且极为重要的课题。
常用的机油滤芯通常含有:(a)铁制外壳体;(b)由金属网层、两侧端板及胶粘在金属网层与两侧端板间的滤纸,所构成的芯体;(c)嵌置在外壳体外侧端的橡胶垫圈;(d)将芯体弹性地向外顶撑的弹簧或弹片等高级簧钢。
目前回收机油滤芯的方法中,通常是将机油滤芯透过大型的粉碎机将其粉碎后,再以磁铁将呈粉碎状的铁金属分离回收,然而此一回收方法中,具有以下缺点:
1.大型粉碎机具建构成本十分昂贵,必须达一定经济规模,才符合建厂成本。
2.经粉碎后,构成机油滤芯各式不同材质的元件,皆同时被粉碎且混杂在一起,虽以磁铁将含铁质的物质回收,但剩下来的粉碎物系夹杂有橡胶、滤纸、机油等,若将其一并丢入焚化炉中燃烧,其中的橡胶便会产生戴奥辛等有毒气体,并非是一种很好的回收方式。
3.由于机油滤芯的外壳体,通常会制自如低碳钢等材料,而弹簧、弹片等,系制自高碳钢等高极簧钢,如经粉碎后两者混合在一起,以磁铁吸附后,由于不能将两者作分类回收,因此回收厂仅能以较低价的售价,卖给炼钢厂,而降低回收经济价值。
4.滤纸所吸附的机油未予回收,因此降低回收的利用效率。
本案发明人有鉴于此,乃加予研究,揭示一种机油滤芯的分类回收方法,以解决习知机油滤芯回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机油滤芯的分类回收方法,其无需藉由大型的粉碎机具,即可将机油滤芯全数拆解,并逐项对机油滤芯的各元件进行回收,在回收的过程中,可将吸附在滤芯的滤纸上的机油予以回收再利用,并且可将原膨松的滤纸挤压为密实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滤芯的分类回收方法,该机油滤芯含有:铁制的外壳体;嵌置于外壳体外侧的橡胶垫圈;由金属网层、两侧端板及胶粘在金属网层与两侧端板间的滤纸所构成的芯体;将芯体弹性地向外顶撑的簧钢者;而该机油滤芯的分类回收方法包括:
(a)将套于机油滤芯的外壳体外部的橡胶垫圈以人工方式卸除并回收;
(b)将已卸除橡胶垫圈的机油滤芯,以其外壳体夹固于一可旋转卡盘上,并以刀具对该机油滤芯外部的外壳体进行切断,以将置于该外壳体内的芯体、橡胶垫圈、簧钢分离取出,其中橡胶垫圈、簧钢可直接分类回收的物品,予以直接回收;
(c)将步骤(b)中,不能直接回收的芯体,置于一高温区,使芯体中的金属网层、两侧端板及胶粘在金属网层与两侧端板间的滤纸脱胶,并以人工分离,其中分离后的金属网层与两侧端板可直接分类回收;
(d)将步骤(c)中的吸附有机油的滤纸,汇集至一加压桶中,并经加压后,使滤纸所含大部份机油被挤出回收,并使滤纸受挤压后缩小其体积。
其中,于步骤(b)的过程中,对进行切割的刀具喷洒冷却液。
其中,于步骤(b)的过程中,对进行切割的刀具喷洒空气。
其中,在步骤(c)中所指的高温区指电热盘体。
其中,在步骤(c)中所指的高温区指高温炉。
其中,在步骤(d)所应用的加压桶系设有多个漏油孔,并使自漏油孔挤出的机油,汇集于一集油筒中。
其中,在步骤(d),当挤压滤纸后,自该加压桶的底端,以一推杆向外顶出经挤压后呈块状的滤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鸿志,未经吴鸿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