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吸附姿轨控发动机羽流气体的深冷低温泵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71580.X 申请日: 2010-09-02
公开(公告)号: CN101975152A 公开(公告)日: 2011-02-16
发明(设计)人: 蔡国飙;凌桂龙;王文龙;李晓娟;黄本诚;张国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F04B37/08 分类号: F04B37/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吸附 姿轨控 发动机 流气 低温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吸附姿轨控发动机羽流气体的深冷低温泵,简称羽流吸附泵,专门用于吸附卫星(飞船、空间站)发动机的羽流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羽流吸附泵骨架1、羽流吸附泵管板2、绝缘垫3(大筒用)、绝缘垫4(中筒用)、U型螺栓5、绝缘垫6(大筒用)、绝缘垫7(中筒用)、绝缘垫8(小筒下部用)、绝缘垫9(小筒侧下部用)、U型螺栓10、绝缘垫11、绝缘垫12、U型螺栓13、绝缘垫14、U型螺栓15、绝缘垫16(小筒用)、绝缘垫17、U型螺栓18、绝缘垫19、绝缘垫20、U型螺栓21、绝缘垫22、法兰23、法兰24、法兰25、法兰26、波纹管组件27、滚轮组件28、波纹管组件29、支管30、翅片31、螺母32、垫圈33、螺钉34、螺母35、垫圈36、螺栓37、螺母38、垫圈39、螺钉40、密封图41、密封圈42、螺栓43、螺母44、垫圈45、密封圈46、法兰47、螺钉48;采用下进上出形式,同侧流入、同侧流出,即流体从羽流吸附泵右下侧流入,右上侧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羽流吸附泵骨架1由三个同心圆筒形骨架组成,骨架材料选用304L(00Cr19Ni10)不锈钢;羽流吸附泵管板2由三个同心圆管板组成。羽流吸附泵骨架1通过聚四氟乙烯垫支撑羽流吸附泵管板2,并把三个同心的羽流吸附泵管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方便安装及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羽流吸附泵的圆筒直径和其轴向长度之间近似成正比关系,即圆筒直径越大,其轴向长度越长。三个同心圆筒成锥形排列,其外延轴向落差相等,取其内筒直径的1/4为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圆筒均由热沉管板焊接而成,根据吸附气体的不同,热沉管板结构形式和选材有所不同,管板由支管30和翅片31焊接而成。支管30内通制冷介质,介质的种类取决于流场气体的性质,常用介质有液氮、液氢、液氦等。支管30材料选用不锈钢。当制冷介质为液氦时,支管30采用316L(00Cr17Ni14Mo2)不锈钢,因为液氦热沉的工作温度为-269℃,必须选用含镍量更高的316L(00Cr17Ni14Mo2),由于含镍量高,奥氏体稳定性更好,保证热沉管板在液氦温度下使用不会发生冷漏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支管30截面尺寸取Φ22×2.2mm。不锈钢支管30间距取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翅片31采用T2紫铜、低温导热性能好、可有效保证热沉温度均匀性。翅片31厚度取1.5mm,既保证温度均匀性、又保证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羽流吸附泵冷却管板由大、中小三个圆筒组成,分别套在羽流吸附泵骨架的大、中、小筒内,冷却管板与骨架圆筒之间仅靠几个U形螺栓如A-A、B-B、D-D、E-E所示进行连接,只有剖面E-E处的U形螺栓是拧紧的,其余均有间隙,这样冷却管板在通入制冷介质冷却时,就会以E-E为中心自由伸缩,由于在每个骨架筒的下面和120°处,均有通长的三个绝缘垫,因而冷却筒是支撑在聚四氟乙烯的绝缘垫上,由于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很小,故冷却筒的伸缩量是比较自由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绝缘垫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圈采用丁晴橡胶;采用U型螺栓,便于安装及消减接触部件之间的热胀冷缩影响;焊接不锈钢支管和紫铜翅片时,采用镍基焊丝(例如inconel 182)作为填充材料,采用“氩弧钎焊”技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采用低温冷凝原理,所采用的低温介质为液氦(温度为4K左右)、液氢、液氮等,可以吸附绝大多数气体分子,达到极高的真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羽流吸附泵,其特征在于:工作时,羽流吸附泵的内伸端正对发动机羽流喷流方向;低温泵安装在羽流流场的外核心区,既不能破坏羽流流场,又便于吸附流场残余气体,保持流场的动态真空度在一定的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5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