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香烟滤嘴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892.0 | 申请日: | 201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磊;李传南;王新河;林海波;柯益荣;陈志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联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18 | 分类号: | A24D3/18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香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香烟过滤嘴的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将香烟过滤嘴的塑料套、活性炭、适当长度的滤棒、塑料滤嘴等按要求自动准确地组装完成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在香烟的套在过滤嘴上,以过滤吸烟时产生的尼古丁和焦油。香烟过滤嘴主要部件是由塑料套、活性炭、适当长度的滤棒以及滤嘴构成。塑料套外可能还会包装有一层美观用塑料纸。其结构是塑料套中空,其内部1/3处有一隔层,隔层有透气孔,活性炭装于2/3段内,用适当长滤棒堵住活性炭另一侧开口,防止其外漏,再拧入塑料滤嘴。当前,在我国新型香烟过滤嘴主要靠人手工组装而成,手工组装存在着诸多重大缺陷,将其中两大点列举如下:一是组装速度慢,影响速度因素主要有两点,活性炭量的掌握和适当长度滤棒切割充填速度;二是卫生安全难以保证,由于活性炭与进入人体的香烟气体需要直接接触,若活性炭感染细菌将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手工组装对卫生安全难以保证;其余缺陷如人员配置过多、生产连续性弱等。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卫生、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香烟过滤嘴组装机。
为此,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香烟滤嘴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工位回转台、传动机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工位回转台设有多个工位,在相应的所述工位设有塑料套充填装置、塑料套压平装置、活性炭充填装置、滤棒切割装置、滤棒充填装置、滤棒压平装置以及成品输出装置,所述塑料套充填装置、塑料套压平装置、活性炭充填装置、滤棒切割装置、滤棒充填装置、滤棒压平装置以及成平输出装置均与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塑料套充填装置包括第一料斗、送料轨道、接料平台以及导向板,所述送料轨道与所述第一料斗连接,所述接料平台铰接在送料轨道的安装架上,且紧挨送料轨道出口,所述接料平台与一推杆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的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活性炭充填装置包括第二料斗、抽板下板、抽板上板,所述抽板上板与抽板下板之间设有抽板,所述抽板的两侧紧贴所述抽板上板和抽板下板,所述抽板下板上设有第一落料孔,所述抽板上板上设有第二落料孔,所述抽板上设有第三落料孔,所述第一落料孔与第二落料孔错位设置;所述抽板下板与抽板上板之间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凸出的横条,所述横条与所述第三落料孔匹配,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轨道槽,所述抽板下板上设有调节轨,在所述调节轨上设有斜向凸起的轨道,并与所述调节板上的轨道槽配合,所述调节轨与调节螺杆以螺纹连接;所诉抽板上板上的第二落料孔处设有开关板;所述滤棒切割装置包括电机、刀片,所述电机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刀片安装在电机转轴上,所述固定座通过连杆与凸轮机构连接;所述滤棒充填装置包括固定座、料仓、滤棒转接轨道、旋转轴、供料旋转轴、旋转臂、第一旋转手指、第二旋转手指,所述第一旋转手指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手指安装在旋转臂上,所述旋转臂安装在供料旋转轴上,在所述旋转轴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推杆,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推杆;所述回转工位台上的每相邻两个工位之间形成内陷的凹槽。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能够自动完成香烟滤嘴的组装,极大地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发明前侧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后侧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前侧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位回转台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活性炭充填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去除抽板上板后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调节板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滤棒切割装置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滤棒充填装置其旋转手指处于补料状态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滤棒充填装置其旋转手指处于换料状态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滤棒切割装置在切割滤棒的结构图;
图15为通过本发明加工好的滤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联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联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雨型双能节水浇灌器
- 下一篇:用异硫胍脲快速解除杜梨种子休眠的催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