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1934.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志君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景丰强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转动 连接 结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通过该结构的可实现通风口大小的调节,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门或窗的设计中,特别在带有框架结构和可开启的玻璃承托窗结构的天窗中,人们为了在关锁状态下同时达到通风的目的,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设计实现:
第一种设计是增设一带有锁定装置通风板,该通风板设于内框上,通过开启或关闭通风板而达到室内、外的通风及开关窗户的功能。其原理是在外框上部装有与通风板相连的棘爪装置,其棘爪装置是通过内部弹簧的一系列组合使与制动滑轨相连的通风板达到二段行程。
第二种设计是在相对于开启方式的铰链(垂直或水平),再同时设计安装(水平或垂直)的铰链,使门或窗在不同位置的铰链驱动下,同时达到门或窗在关闭状态达到通风或全闭状态的效果。
第三种设计相对简单,就是在门或内窗中再组合一个与室内、室外相通的一个小门或小窗(通风口)在门或窗在关闭状态下,可同时开启或关闭嵌在此门或窗中的通风口,以达到室内外交流空气(通风)的作用。
第一种设计自带锁具功能,所以应用较多,具体还可以参考已公开的设计DE6903921、EP0458725B1,为了在窗户结构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实现空气流通,设计有一个可单向绕枢轴的通风板通过锁定装置于窗扇构件相连,当窗扇相对于主窗框处于锁定位置时,该通风板可以单向绕枢轴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同时带动与特殊设计的锁定装置相连的操纵构件,使操纵构件滑动于三种不同的位置。在已知的WO2007/009685设计中,其成本较高,制造工艺复杂,而且此中设计的锁定装置具有明显的缺点:
此设计中通风板为了与操纵机构,滑动在不同的三个位置,是利用弹簧可在不同支点位置配合,但是此设计必造成锁定装置内部不同金属部件相互撞击,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噪音,当然此锁定装置另有更新设计EP053881157和DKPA200600968,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且极易老化。用户在此种防噪音保护衬垫老化失效后,同样会产生大量噪音。
此设计因枢轴设置在通风板与内框之间,当盖构件打开处于通风位置时,因盖构件与滑动操纵机构相连,而盖构件开启角度与滑动距离有关,因此其设计的通风角度不可能设计过大,同时为了使用方便,其枢轴设置只能设计在通风板下方(当通风板设于内框顶部时),因此通风板刚好挡住室内外空气交流方向,而使通风受到阻碍,造成室内外空气交流效果不是很理想,效率降低;
另外此设计有一先天的缺点,因其设计与锁系统连接的通风板控制室内外的气流通道开关。因此极有可能在不破坏室外任何物件的情况下,用细钢丝或其他物件通过通风通道作用在通风板上而打开窗户,这样就增加了用户被入室行窃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随后的已知设计DK2002/000235、WO02/084043、WO99/51832、WO99/10610中,新设计部分阻断了室外和通风板(TOP MENBER)。减少这种入室行窃的可能性。但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成本,通风的效果也大为降低。
在已知的设计WO2009/141447A1中。增加了通风板的自锁功能。但其和WO2002/08043一样,这个装置必须手动启动,并且这一点极可能很容易被用户忽略。使用不方便,且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风量大的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量大的应用有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的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内框、转动连接组件及通风板,前述的转动连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内框上,并与通风板相连,前述的通风板通过转动连接组件相对内框能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的通风板上;
固定座,设置前述内框的安装面上;以及
铰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固定座上并一端与前述的连接件能转动连接,
前述的铰接组件驱动通风板向外转动张开的状态下,能使空气越过通风板远离内框安装面的一侧进入室内,也能使空气通过靠近内框安装面的另一侧与内框安装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室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一端与前述连接件上端部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一端与前述连接件下端部转动连接;
第三连杆,一端转动地设置于前述固定座前端部,另一端与前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君,未经董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压缸
- 下一篇:近程有效无线功率传送